ZBLOG

十大名酒排名完整版发展史

中国白酒的“十大名酒”概念源于历届全国评酒会,其排名随着时代背景、评选标准和行业格局的变化而演变。以下是其发展史的梳理:

一、1952年:第一届评酒会(四大名酒)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国性评酒,评选标准侧重品质和历史底蕴。

十大名酒排名完整版发展史-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入选名单

1. 茅台酒(贵州,酱香型

2. 汾酒(山西,清香型)

十大名酒排名完整版发展史-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泸州老窖特曲(四川,浓香型)

4. 西凤酒(陕西,凤香型)

意义:奠定白酒香型分类基础,“四大名酒”成为行业标杆。

二、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八大名酒)

背景:首次采用科学检测与品评结合的方式,覆盖更多品牌。

入选名单

1. 五粮液(四川,浓香型)

2. 古井贡酒(安徽,浓香型)

3. 泸州老窖特曲

4. 全兴大曲(四川,浓香型)

5. 茅台酒

6. 西凤酒

7. 汾酒

8. 董酒(贵州,董香型)

争议:未严格区分香型,导致部分优质酒落选。

三、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新八大名酒)

背景:首次按香型分类评选,推动工艺标准化。

入选名单

1. 茅台酒(酱香)

2. 汾酒(清香)

3. 五粮液(浓香)

4. 剑南春(四川,浓香)

5. 泸州老窖特曲

6. 洋河大曲(江苏,浓香)

7. 古井贡酒

8. 董酒

变化:西凤酒因香型归类问题落选,洋河、剑南春崛起。

四、1989年:第四届评酒会(***名酒)

背景:市场化改革初期,参评品牌激增,最终评选出17种名酒。

核心品牌

  • 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古井贡、董酒、全兴大曲、西凤酒等。
  • 新增品牌

  • 双沟大曲、黄鹤楼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今舍得酒)等。
  • 后续影响:国家不再主导评酒会,行业转向市场竞争。

    五、市场化时代的“十大名酒”概念

    90年代后,官方评选停止,“十大名酒”逐渐演变为民间综合品牌价值、市场影响力的排名,常包括:

    1. 茅台(酱香龙头)

    2. 五粮液(浓香代表)

    3. 泸州老窖(国窖1573高端化成功)

    4. 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崛起)

    5. 汾酒(清香复兴)

    6. 剑南春(中高端市场稳固)

    7. 古井贡酒(徽酒领军者)

    8. 郎酒(酱香第二股)

    9. 西凤酒(老名酒转型)

    10. 习酒/舍得(区域龙头全国化)

    发展史关键点

    1. 香型革命:从单一香型到多元化(酱香、浓香、清香三足鼎立)。

    2. 品牌分化:茅台、五粮液成超一线品牌,部分老名酒因战略失误掉队。

    3. 消费升级:高端化、文化IP塑造成为竞争核心(如茅台生肖酒、国窖1573)。

    4. 资本介入: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加速行业集中(如洋河收购双沟)。

    “十大名酒”并无固定榜单,其演变反映了中国白酒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消费者从“喝品牌”到“喝品质”的升级。未来,老名酒的传承与创新仍是行业主旋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