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酒精勾兑(有毒假酒)
特点:使用工业酒精(含高浓度甲醇)代替食用酒精(乙醇)勾兑,成本极低但危害极大。危害:甲醇摄入后会导致中毒,轻则视力损伤、头痛呕吐,重则失明、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案例:国内曾发生多起工业酒精假酒致人中毒事件。2. 仿冒品牌(假冒包装)
特点:伪造知名品牌商标、包装,或回收真酒瓶灌装劣质酒,冒充高端产品(如茅台、五粮液等)。手段:高仿标签、防伪标识,甚至通过回收酒瓶二次灌装。危害:欺骗消费者,价格虚高,酒质低劣但未必直接致命。3. 低质原料勾兑(伪劣酒)
特点:使用廉价食用酒精、香精、色素等调配,冒充纯粮酿造酒或虚标年份、产地。常见类型:假洋酒、假年份酒、勾兑散装酒等。危害:口感差,长期饮用可能损害健康,但甲醇含量通常符合标准。如何防范假酒?
购买渠道:选择正规商超、授权经销商,避免来路不明的低价酒。观察包装:检查标签、防伪标识是否清晰,瓶盖密封是否完好。感官鉴别:真酒通常酒体清澈、挂杯均匀,假酒可能有刺鼻异味。法律意识:发现假酒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提示:尤其警惕低价促销、网络不明来源酒类,健康安全为首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