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固态酒制作方法及配方

一、基础配方(可根据原料调整)

1. 五粮配方

  • 高粱42%、糯米18%、大米16%、玉米12%、小麦12%
  • 示例:高粱1500g、大米750g、小麦500g、玉米500g、豌豆250g(需搭配小曲和大曲)
  • 2. 单粮配方

    固态酒制作方法及配方-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高粱100%(推荐东北糯高粱)
  • 稻谷100%(需搭配酒曲0.6-1.2%)
  • 3. 混合配方

  • 小麦+高粱(1:1比例):利用小麦减少醅料结团,提升香气
  • 三粮配方:大米50%、高粱30%、小麦20%
  • 二、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 浸泡:水温60-85℃,时间10-24小时(夏季短、冬季长),去除杂质
  • 蒸煮:分初蒸(30-40分钟)和复蒸(45-60分钟),要求粮食“大开花”无硬心
  • 2. 摊凉与拌曲

    固态酒制作方法及配方-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摊凉至25-35℃,按比例撒酒曲(小曲0.5%-1%、大曲3-5%)
  • 混合曲种:如安琪小曲+中温大曲,分阶段糖化发酵
  • 3. 糖化与发酵

  • 糖化:堆积厚度10-22cm,温度28-38℃,时间24-48小时,至醅料微甜微酸
  • 发酵:密封入缸/窖,温度20-30℃,固态发酵15-90天(根据粮种调整)
  • 4. 蒸馏与陈酿

  • 蒸馏:小火慢蒸,掐头去尾(头酒100ml/100kg粮),控制出酒温度28-38℃
  • 陈酿:陶坛存放6个月以上,去除杂味提升口感
  • 三、关键工艺要点

    1. 辅料应用

    固态酒制作方法及配方-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稻壳:需浸泡清蒸30分钟去杂质,用量为粮重10%-20%,改善透气性
  • 配糟:发酵后酒糟可循环使用,调节醅料酸度和淀粉浓度
  • 2. 温度控制

  • 糖化温度≤38℃,发酵顶温≤40℃,避免“烧缸”
  • 冬季需保温(如稻草覆盖),夏季缩短摊凉时间
  • 3. 微生物管理

  • 酒曲活化:30℃温水+糖静置20分钟激活酵母
  • 培菌阶段:定期翻搅均匀菌丝生长
  • 四、常见问题与优化

    1. 出酒率低

  • 原因:蒸粮未熟透、用曲量不足、发酵时间过短
  • 解决:复蒸延长至90分钟,检查淀粉糊化程度
  • 2. 酒体异味

  • 苦味:用曲过量或杂菌感染,可加10%尾酒抑制杂菌
  • 冲辣感:新酒需陈放≥3个月,加速酯类物质合成
  • 3. 发酵异常

  • 升温过猛:减少配糟比例,调整入缸温度
  • 酸败:检查密封性,避免接触生水
  • 五、创新与进阶

    1. 本草增香

  • 董酒工艺:130+种本草入曲,优化微生物群落
  • 蜂蜜固态酒:蜜水与酒糟混合发酵,提升甜感
  • 2. 多粮复合

  • 五粮协同:高粱提香、大米净爽、糯米绵柔、玉米增甜、小麦塑形
  • 以上方法需结合具体设备条件调整,家庭自酿建议从单粮(高粱或大米)开始尝试,逐步进阶多粮混合工艺。更多细节可参考专业酿酒教程或设备说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