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2021国家对散装白酒监管规定文件解读

关于2021年国家对散装白酒的监管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发布的专项文件。以下是对相关政策的重点解读及合规建议:

一、核心监管政策要点

1. 生产环节严格准入

2021国家对散装白酒监管规定文件解读-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生产许可证要求:散装白酒生产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禁止无证生产。小作坊需按地方规定办理登记备案(如《食品小作坊登记证》)。
  • 原料与工艺规范:严禁使用工业酒精、非食用原料或非法添加剂勾兑白酒,发酵酒必须符合传统工艺标准。
  • 2. 标签标识强制规定

  • 信息完整标注:散装白酒容器或销售场所需标明 产品名称、原料、酒精度、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者信息、保质期(若适用)
  • 警示语要求:标注“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等警示语。
  • 3. 甲醇含量安全控制

  • 严格限值:根据《蒸馏酒及其配制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57-2016),甲醇含量不得超过 0.6g/L(粮谷类原料)或 2.0g/L(薯类原料)。
  • 企业自检责任:生产企业需配备检测设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甲醇、塑化剂等指标进行定期检测。
  • 4. 流通环节溯源管理

    2021国家对散装白酒监管规定文件解读-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购销台账制度:经营者需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台账,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 电子溯源试点:部分地区推行“一物一码”电子溯源系统,覆盖生产、流通全链条。
  • 5. 销售渠道限制

  • 禁止网络销售:2021年起,散装白酒不得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预包装白酒除外)。
  • 农村市场整治:重点查处城乡结合部、农村集市等区域的非法勾兑、假冒伪劣行为。
  • 6.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 允许添加目录:仅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明确规定的种类,且需标注具体名称。
  • 二、地方性政策补充

    部分地区(如四川、贵州等白酒主产区)出台细化规定:

    2021国家对散装白酒监管规定文件解读-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四川省:要求散装白酒经营者公示检验合格证明,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
  • 云南省:对民族自酿酒的酒精度、储存条件等制定地方标准。
  • 三、违法处罚措施

  •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没收违法所得,最高处货值金额30倍罚款,吊销许可证。
  • 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标签缺失或虚假: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 四、合规建议

    1. 完善资质:生产企业及时更新许可证,小作坊主动备案。

    2. 规范标签:确保标识信息完整、真实,符合国家标准。

    3. 加强检测:定期送检甲醇、塑化剂等关键指标,留存检测报告。

    4. 建立溯源体系:使用电子台账或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条可追溯。

    5. 关注地方动态:及时了解所在省份的专项治理行动(如“春雷行动”“护苗行动”等)。

    五、政策意义

    2021年监管政策的收紧,旨在遏制散装白酒行业长期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如甲醇中毒事件),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向“标准化”转型,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同时促进传统酿造工艺的规范化发展。

    如需具体文件原文,可登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关于白酒质量安全监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小作坊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或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