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中的塑料味通过二次蒸馏出来

白酒中的塑料味问题通常源于生产或储存过程中与塑料器具的接触(如发酵桶、接酒管等),导致塑化剂或其他异味物质溶入酒体。关于通过二次蒸馏去除塑料味的效果及操作要点,综合要求分析如下:

一、二次蒸馏对塑料味的去除效果

1. 部分有效性

白酒中的塑料味通过二次蒸馏出来-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次蒸馏(复蒸)可通过高温蒸馏过程挥发部分低沸点的异味物质,例如乙醇和其他挥发性杂质,从而减轻塑料味。但若酒体中的塑料味来源于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由于其沸点较高(通常在250℃以上),普通蒸馏温度(约100℃)无法完全去除,残留的塑化剂仍可能影响酒体。

  • 实验案例:网页3指出,回蒸后仍可能残留塑料味,需从源头避免接触塑料器具。
  • 专利支持:部分工艺(如网页7提到的浓香型白酒二次发酵技术)通过高温蒸馏结合微生物代谢,可能进一步降解异味物质,但需专业设备支持。
  • 2. 适用场景与局限性

  • 适用场景
  • ① 白酒因蒸馏火候不当(如糊锅味)需重新提纯;

    白酒中的塑料味通过二次蒸馏出来-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② 酒体浑浊或含其他邪杂味(如生料味、酸味);

    ③ 头酒、尾酒混合复蒸以提高利用率。

  • 局限性:二次蒸馏无法完全去除高沸点塑化剂,且可能导致部分风味物质损失(如酯类香气)。
  • 二、二次蒸馏的具体操作步骤

    根据网页6的说明,操作流程如下:

    白酒中的塑料味通过二次蒸馏出来-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稀释降度:需复蒸的酒液(含头酒、尾酒)加入饮用水稀释至酒精度15-20%vol,避免蒸馏时酒精度过高(可能达80-90%vol)。

    2. 蒸馏控制

  • 掐头去尾:去除初段(头酒)和末段(尾酒),保留中段酒体;
  • 火候调节:大火蒸馏初段,中小火接中段,大火收尾。
  • 3. 注意事项

  • 复蒸前需彻底清洗设备,避免残留异味;
  • 建议使用不锈钢或陶瓷容器替代塑料器具,防止二次污染。
  • 三、辅助去味方法

    若二次蒸馏后仍有轻微异味,可结合以下方法进一步处理:

    1. 吸附法

  • 活性炭:颗粒较小的活性炭吸附包可去除残留异味;
  • 土麦冬叶:按酒量的0.5%加入,浸泡4天后过滤,结合活性炭使用效果更佳。
  • 2. 天然材料中和

  • 柚子皮、废茶叶浸泡酒液,利用其多孔结构吸附异味;
  • 牛奶或盐水清洗容器表面残留的白酒味。
  • 四、预防塑料味的根本措施

    1. 避免使用塑料器具

  • 发酵和储存优先选择食品级不锈钢、陶缸或玻璃容器;
  • 若必须用塑料桶,应选白色食品级材质,并彻底清洗消毒。
  • 2. 生产工艺优化

  • 缩短酒液与塑料接触时间(如接酒管改用不锈钢材质);
  • 定期检测酒体塑化剂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如邻苯二甲酸酯类总量≤60mg/kg)。
  • 二次蒸馏可部分减轻白酒中的塑料味,但对高沸点塑化剂的去除效果有限。建议结合吸附法或天然材料中和,并从根本上优化生产工艺,避免使用非食品级塑料器具。若酒体异味严重,需考虑专业检测和处理,以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