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大四甑酿酒工艺

大四甑酿酒工艺是中国传统白酒酿造中的一种独特技术,主要应用于清香型白酒(如汾酒)的生产。其核心在于通过分阶段处理原料与酒醅,实现高效发酵蒸馏,平衡出酒率与风味。以下是该工艺的详细解析:

一、工艺原理

“甑”指传统蒸馏器,“大四甑”即分四批次处理物料,将新粮发酵后的酒醅按特定比例分层装甑,通过多次蒸馏与混合发酵,最大化利用原料淀粉,同时积累风味物质。

大四甑酿酒工艺-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工艺流程步骤

1. 原料处理

  • 高粱为主要原料,经粉碎后润水,高温蒸汽蒸煮糊化,促进淀粉释放。
  • 2. 分层装甑(四次操作)

  • 第一甑(大茬):新粮蒸熟后,加曲入地缸发酵28天,生成基础酒醅。
  • 第二甑(二茬):取部分大茬酒醅,与新粮混合再发酵,提高淀粉利用率。
  • 第三甑(小茬):发酵后的酒醅与新粮进一步混合,侧重风味物质生成。
  • 第四甑(回糟):蒸馏后的酒糟(尾糟)进行最后一次发酵,提取残余淀粉。
  • 3. 蒸馏取酒

    大四甑酿酒工艺-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每批次酒醅单独蒸馏,分阶段摘取酒头、中段、酒尾,中段酒液品质最佳。
  • 4. 地缸发酵

  • 采用陶缸固态发酵,避免窖泥影响,保持清香纯正。
  • 三、工艺特点

    1. 分层发酵,效率高

    四次分批处理实现淀粉梯度利用,出酒率可达40%以上,高于单次发酵工艺。

    大四甑酿酒工艺-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风味纯净

    地缸隔绝杂菌,酒体清香突出,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为主,无泥腥味。

    3. 酒质分级

    不同甑次酒液风味差异大,大茬酒醇厚,二茬酒香浓,通过勾调达到品质均衡。

    4. 循环利用

    尾糟可作为饲料或再次发酵,减少原料浪费。

    四、应用与代表酒品

  • 典型代表:山西汾酒、河南宝丰酒等清香型白酒。
  • 适应场景:适合追求出酒效率与风味纯净度的酒厂,对窖池依赖度低。
  • 五、与其他工艺对比

    | 工艺 | 大四甑(清香型) | 续糟法(浓香型) | 酱香型(12987) |

    |-|||-|

    | 发酵容器 | 地缸 | 泥窖 | 石窖 |

    | 周期 | 28-30天 | 60-90天 | 1年(多轮次) |

    | 风味特点 | 清香纯净 | 窖香浓郁 | 酱香复杂 |

    | 出酒率 | 较高(40%+) | 中等(35%左右) | 较低(20-25%) |

    六、技术难点

  • 温度控制:地缸发酵需精准控温(20-25℃),避免杂菌污染。
  • 分层管理:四甑酒醅需严格区分,避免风味混杂。
  • 勾调技术:不同批次酒液的协调勾兑是关键。
  • 总结:大四甑工艺通过科学的分层发酵与蒸馏,平衡了效率与品质,是清香型白酒“清、净、爽”风格的核心保障。其技术逻辑体现了中国传统酿酒“因粮制宜、循环利用”的智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