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兑酒的标记通常是指酒类产品标签或说明中与“勾兑”工艺相关的标识或术语。不同酒类(如白酒、葡萄酒、威士忌等)的勾兑工艺和标记含义有所不同,以下是具体解释:
1. 白酒中的勾兑标记
在白酒行业中,“勾兑”是正常的生产工艺,目的是通过调配不同基酒(如不同年份、风味、轮次的酒)使成品口感更协调。但需注意区分纯粮酿造勾兑与添加食用酒精/香精勾兑:
标签可能标注“固态法白酒”(GB/T 10781标准),表示完全用粮食酿造,未添加食用酒精或香精。例如:
若添加了食用酒精或香精,标签需标注“液态法白酒”(GB/T 20821)或“固液法白酒”(GB/T 20822)。这类酒成本较低,口感较淡。
2. 葡萄酒中的勾兑标记
葡萄酒的勾兑称为“混酿”,指混合不同葡萄品种或产区的酒液以平衡风味:
例如法国香槟(Champagne)可能混酿黑皮诺、霞多丽和莫尼耶皮诺,但标签一般不明确标注混酿比例。
3. 威士忌中的勾兑标记
威士忌的勾兑称为“调和”,常见标记为:
混合不同酒厂的麦芽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如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芝华士(Chivas)。
虽来自同一酒厂,但可能勾兑不同年份的酒液,标签标注“Single Malt”。
4. 其他酒类的勾兑标记
勾兑酒是否代表低质?
不一定!勾兑是中性工艺:
选购建议
1. 看原料表:纯粮酒应只含粮食和水,避开含“食用酒精”“香料”的酒。
2. 查执行标准:
3. 认准地理标志:如“贵州茅台酒”“泸州老窖”等受保护产区产品,通常品质更可靠。
勾兑标记本身无关好坏,关键看具体工艺和原料。优质勾兑是风味的艺术,而劣质勾兑则是降低成本的手段,需结合标签信息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