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浓香型白酒有泥臭的原因

浓香型白酒中的泥臭味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泥窖发酵工艺及窖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及对应的科学机制:

1. 窖泥培养不当

  • 窖泥成分失衡:窖泥培养时若蛋白质过剩(如豆饼粉添加过多),或氮源比例不合理,会导致窖泥中梭状杆菌等微生物过度繁殖,代谢产生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醇)和短链脂肪酸(如丁酸、己酸),这些物质在酒醅中积累后会形成泥臭味。
  • 窖泥未充分发酵:新窖池或人工窖泥若未完成成熟发酵(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泥土中的生土味和未分解的有机物质会直接带入酒中,导致后味中的泥腥味逐渐显现。
  • 2. 窖池操作问题

  • 窖泥脱落混入酒醅:出窖时若操作不慎,窖壁泥块脱落混入酒醅,蒸馏过程中这些泥渣会释放硫化物和有机酸,导致酒体带有明显泥臭味。
  • 分层发酵管理不足:浓香型白酒采用分层蒸馏工艺,面糟(上层酒醅)因与窖泥接触较少,泥臭味较轻;而底层糟醅长期浸泡在黄水中,若未及时清理黄水或窖池设计不合理(如未设置斜坡防脱落),会导致泥臭物质积累。
  • 3.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 含硫化合物:窖泥中的梭状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在分解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时,会产生硫化氢、甲硫醇等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阈值极低,微量即可感知。
  • 短链脂肪酸积累:丁酸、己酸等有机酸本身具有汗臭味或腐臭味,尤其在酯化不完全的情况下,其浓度过高会直接凸显泥臭味。
  • 4. 贮存与勾兑工艺缺陷

  • 未充分陈化:新酒中的硫化物等低沸点物质需通过长期贮存挥发,若基酒贮存时间不足,泥臭味无法自然消散。
  • 勾兑技术不足:泥臭味可通过勾兑时调整微量成分的比例(如用己酸乙酯掩盖丁酸异味)进行平衡,若勾兑工艺不精准,异味难以消除。
  • 5. 环境与辅料污染

  • 辅料携带泥土:酿酒使用的糠壳若未彻底清蒸或含尘土杂质,蒸煮时会释放土腥味,与窖泥臭味叠加。
  • 酒库卫生问题:贮存环境潮湿或通风不良,霉菌滋生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与窖泥臭味混合,加重异味感知。
  • 解决与改善方向

  • 优化窖泥配方:合理控制蛋白质与碳源比例,添加磷酸盐、乙酸钠等调节pH值,促进窖泥成熟。
  • 规范窖池操作:采用梯形窖池设计减少窖泥脱落,定期用黄水或专用营养液养护窖泥,维持微生物群落平衡。
  • 加强蒸馏控制:掐头去尾工艺可去除含硫化合物和高沸点异味物质,同时避免尾酒回蒸导致的异味残留。
  • 浓香型白酒的泥臭味是窖泥微生物活动、工艺操作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实现风味的平衡与优化。

    浓香型白酒有泥臭的原因-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浓香型白酒有泥臭的原因-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