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白酒以其清香纯正、口感爽净著称,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其酿造工艺注重“清字当头,一清到底”,以下是详细的酿造流程: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1. 主料:优质高粱(占比80%以上),要求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
2. 辅料:谷壳、稻壳等,用于调节发酵透气性。
3. 处理:
高粱经粉碎成4-6瓣(破而不碎),便于蒸煮糊化。辅料清蒸30分钟去除杂质,避免带入杂味。二、制曲工艺(大曲制作)
1. 原料配比:大麦60%、豌豆40%,部分工艺加入少量绿豆。
2. 制曲流程:
粉碎:原料混合后粉碎,要求“梅花瓣”状(粗细均匀)。加水成型:加入40-50℃温水拌匀,压制成30×20×6cm曲块。发酵:温度控制:中温曲,发酵房温度分阶段调控(前期30-35℃,中期45-48℃,后期逐渐降温)。时长:约28-32天,培育菌种(以霉菌、酵母为主)。成曲标准:曲块断面呈青白色,有浓郁曲香,糖化力≥800mg葡萄糖/g·h。三、地缸发酵
1. 发酵容器:陶制地缸(容量约200-300L),缸口与地面平齐,便于控温。
2. 工艺特点:
清洁处理:发酵前用花椒水清洗地缸,杀菌并赋予清香。低温入缸:粮醅入缸温度控制在20-25℃,避免杂菌滋生。封缸发酵:用石板覆盖缸口,以稻壳和泥土密封,确保厌氧环境。3. 发酵阶段:
主发酵期:约7-10天,温度升至28-32℃,酵母活跃,产酒主要阶段。后发酵期:持续20-25天,酯类物质生成,风味逐渐丰富。总时长:28-35天,比浓香型白酒更短,突出清爽口感。四、清蒸二次清蒸馏
1. 清蒸糊化:
发酵后的酒醅分层取出,单独清蒸(不配糟),蒸汽均匀穿透。蒸煮时间40-50分钟,确保高粱完全糊化。2. 两次蒸馏取酒:
第一次蒸馏(大楂):蒸后酒醅加曲,入缸发酵,得头茬酒,占总产量60%,酒质最佳。第二次蒸馏(二楂):头茬酒醅再次发酵后蒸馏,得二茬酒,风味较淡。3. 分段摘酒:
掐头去尾,取中段酒(酒精度60-65%vol),去除头酒(甲醇高)和尾酒(杂醇油多)。五、陈酿与勾兑
1. 陶坛贮存:
新酒转入陶坛陈酿1-3年,酒体通过微孔呼吸,促进分子缔合,口感醇和。2. 勾兑工艺:
按不同轮次、年份的酒调和,平衡酸酯比例(总酸≥0.4g/L,总酯≥1.4g/L)。降度至53%vol左右(清香型最佳饮用酒精度),使用纯净水而非酒尾,保持纯净。六、品质控制
1. 理化检测:酒精度、总酸、总酯、固形物等符合GB/T 10781.2标准。
2. 感官评价:
色泽: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香气: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无邪杂味。口感:入口绵甜,回味净爽,无辛辣感。工艺核心:
“三诀”: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四法”: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工艺、陶缸贮存。清香型白酒通过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清洁度”和“分离发酵”,避免风味混杂,成就其“清香纯正”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