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手搓法有酸味

白酒手搓法出现酸味可能与发酵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温度控制不当或操作步骤失误有关。以下是具体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酸味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杂菌污染

白酒手搓法有酸味-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原因:发酵容器、工具消毒不彻底,或环境不卫生导致产酸菌(如醋酸菌、乳酸菌)大量繁殖。
  • 解决
  • 使用前用沸水或75%酒精对容器、工具彻底消毒。
  • 保持发酵环境清洁,避免频繁开盖接触空气。
  • 2. 发酵温度过高

  • 原因:温度超过30℃时,产酸菌活性增强,导致酸味积累。
  • 解决
  • 控制发酵温度在20-28℃之间,避免阳光直射或环境过热。
  • 可用湿毛巾包裹容器辅助降温。
  • 3. 发酵时间过长

  • 原因:发酵超时(如超过15天)可能导致酸味物质增加。
  • 解决
  • 根据酒曲说明调整时间,通常固态发酵7-10天,液态发酵5-7天。
  • 观察酒醅状态,有酒香且停止冒泡时及时蒸馏
  • 4. 酒曲比例或质量异常

    白酒手搓法有酸味-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原因:酒曲用量不足或含杂菌,导致糖化发酵不彻底。
  • 解决
  • 按酒曲推荐比例添加(通常为粮食的0.5%-1%)。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优质酒曲。
  • 5. 原料处理不当

  • 原因:粮食蒸煮不透或霉变,淀粉未充分糊化,杂菌滋生。
  • 解决
  • 确保粮食蒸至熟透、无硬芯,摊凉至30℃以下再拌曲。
  • 剔除霉变、腐烂的原料。
  • 二、补救措施

    1. 蒸馏去酸

  • 酸味物质多为挥发性有机酸,及时蒸馏可去除部分酸味。注意大火蒸馏时“掐头去尾”,舍弃初馏的5%-10%(高酸部分)。
  • 2. 调配中和

    白酒手搓法有酸味-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若蒸馏后仍有酸味,可用少量小苏打(碳酸氢钠)调节pH值,或与低酸酒液混合稀释。
  • 3. 二次发酵

  • 加入新鲜蒸熟的粮食重新发酵,利用新粮中的淀粉稀释酸度(需谨慎操作)。
  • 三、预防酸味的关键步骤

    1. 严格消毒:从原料到容器全程避免杂菌污染。

    2. 控温发酵:夏季可置于阴凉处,冬季适当保温。

    3. 密封管理:使用单向水封桶,防止氧气进入促进醋酸菌繁殖。

    4. 及时蒸馏:避免酒醅长时间静置产酸。

    总结

    酸味多为卫生或控温不当导致,通过规范操作和及时调整可改善。若酸味轻微,可能属于正常发酵风味;若酸味刺鼻,则需排查污染源并重新发酵。建议首次酿酒时小批量试验,积累经验后再扩大生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