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准备
1. 主料:
糯米/大米/高粱/玉米等(推荐糯米,易成功)用量:5-10斤(初次建议少量尝试)2. 辅料:
酒曲(安琪甜酒曲或传统植物酒曲)清水(井水或凉开水,无污染)3. 工具:
蒸锅/木甑、陶缸/塑料桶(食品级)、纱布、温度计、搅拌棍、密封膜二、工艺流程
1. 粮食处理
清洗:去除杂质,用清水淘洗2-3遍。浸泡:温水浸泡6-12小时(糯米约6小时,高粱需更久)。蒸煮:铺纱布蒸熟至"外硬内软、无白芯"(高压锅约30分钟)。摊凉至30-35℃(手触微温不烫手)。2. 拌曲发酵
酒曲比例:按包装说明(通常1斤粮用2-3克酒曲)。操作:1. 将酒曲碾碎成粉末,分次均匀撒在凉透的粮食上。
2. 边撒边翻拌,确保每粒粮食裹上酒曲。
3. 装入发酵容器(装至2/3满),中间挖出"酒窝"观察出酒。
4. 覆盖纱布或保鲜膜,25-30℃环境发酵(冬季需棉被保温)。
3. 发酵管理
糖化阶段(前3天):每天开盖搅拌1次,防止表面霉变。酒窝出汁即进入酒化阶段。密封发酵(7-15天):完全密封,避免杂菌污染。夏季约7天,冬季需15-20天(可延长发酵提升酒精度)。4. 蒸馏提纯(白酒适用)
设备:自制蒸馏灶(大锅+导气管+冷却池)或小型蒸馏器。步骤:1. 发酵醪液加水稀释,倒入蒸馏锅。
2. 加热至78℃以上,酒精蒸汽经导管冷却成液态酒。
3. "掐头去尾":丢弃最初5%的酒头(含甲醇),取中段酒体。
5. 陈酿与储存
过滤:用纱布过滤酒液,去除残渣。灭菌:加热至70℃保持10分钟(可选,延长保质期)。密封:装入陶坛或玻璃瓶,阴凉避光存放3个月以上口感更佳。三、注意事项
1. 卫生安全:
所有工具需沸水消毒,避免油污接触。发酵失败(发黑、长毛)需丢弃,不可饮用。2. 温度控制:
最佳发酵温度25-30℃,低于15℃需加热辅助。3. 甲醇风险:
家庭酿造量少且工艺简单,甲醇含量通常较低,但仍建议:避免使用霉变粮食;蒸馏时严格"掐头去尾"。4. 法规提醒:
自酿酒仅供家庭饮用,不可销售。四、常见问题解决
发酵缓慢:提高环境温度或增加酒曲用量。酒味发酸:密封不严导致醋酸菌污染,需缩短发酵时间。酒体浑浊:延长陈放时间或二次过滤。此方案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农村家庭根据条件调整。建议首次尝试小批量,熟练后再逐步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