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五粮液等为代表)的酿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涉及微生物代谢、酶促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变化。以下是其关键步骤及主要变化:
1. 原料处理
原料选择:以高粱为主,配以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五粮液为多粮型)。粉碎与润粮:原料粉碎后加水润粮,破坏淀粉颗粒结构,促进后续蒸煮和糖化。2. 配料与蒸煮
配料(母糟加入):新粮与母糟(上一轮发酵后的酒醅)混合,调节酸度、淀粉浓度,并引入微生物。蒸煮糊化:高温蒸煮使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糊化,形成可发酵的糊精和低聚糖,同时杀菌灭杂。3. 摊凉拌曲
降温:蒸煮后的粮醅摊凉至适宜温度(约20-30℃)。加曲:加入中高温大曲(曲药),引入糖化酶(淀粉酶)和发酵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己酸菌等)。4. 入窖发酵
泥窖发酵:粮醅入泥窖(窖泥富含己酸菌、丁酸菌等生香微生物),进入厌氧固态发酵。微生物代谢变化:糖化阶段:大曲中的淀粉酶将糊化淀粉分解为葡萄糖。酒精发酵: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CO₂(主产物)。产香代谢:己酸菌、丁酸菌等窖泥微生物生成己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酯化反应:酸与乙醇结合生成酯类(如己酸乙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其他代谢产物:乙酸、乳酸、醛类、酮类等,共同构成酒体复杂风味。5. 蒸馏取酒
混蒸混烧:发酵成熟的酒醅与新粮一起蒸馏,蒸汽携带乙醇及香气成分冷凝成酒。馏分分级:头酒:含低沸点物质(醛类、硫化物),辛辣***,通常舍弃或用于勾调。中段酒:酒精度高、酯类丰富,品质最佳。尾酒:含高沸点物质(酸类、杂醇油),口感苦涩,回窖发酵或单独处理。6. 贮存老熟
陶坛陈酿:新酒贮存于陶坛中,经历以下变化:酯化反应:酸与醇缓慢酯化,增加酯类(香气增强)。氧化还原:醛类减少,酒体柔和。分子缔合:乙醇与水分子结合,口感更醇厚。7. 勾调与成品
勾兑:不同轮次、年份、风味的基酒组合,平衡口感与香气。调味:添加特殊工艺酒(如老窖酒、调味酒)提升风格一致性。关键特征变化
1. 微生物主导:窖泥中的己酸菌、丁酸菌是产香核心。
2. 泥窖老熟:窖池越老,微生物群落越稳定,酒质越优(“千年老窖万年糟”)。
3. 酸酯平衡:发酵中酸类积累为酯化提供原料,贮存期酯类持续生成。
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风格(窖香浓郁、绵甜甘冽)正是这些复杂生化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