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勾兑酒的执行标准主要根据生产工艺和原料的不同进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类型及其对应的国家标准:
1. 液态法白酒(GB/T 20821)
定义:以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固态法白酒或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特点:允许使用食用酒精(通常来源于粮食或糖蜜发酵)。可添加香精、糖精等调味物质。成本较低,口感较单薄。典型用途:低端市场或调制鸡尾酒的基酒。2. 固液法白酒(GB/T 20822)
定义:固态法白酒(纯粮酿造)与液态法白酒(食用酒精)的混合酒,其中固态法白酒比例不低于30%。特点:结合了粮食酒的香气和食用酒精的廉价。允许添加调味物质,但限制较多。常见产品:中低端白酒市场的主流类型。3. 固态法白酒(GB/T 10781等)
定义:纯粮酿造,不添加食用酒精或香精,仅通过不同批次、年份的基酒勾调(传统工艺的“勾兑”)。特点:原料为高粱、小麦等粮食,经发酵、蒸馏、陈酿后勾调。执行标准因香型不同而异(如GB/T 10781.1为浓香型,GB/T 26760为酱香型)。代表产品: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4. 配制酒(GB/T 27588)
定义:以蒸馏酒或发酵酒为基酒,加入可食用原料(如水果、药材)或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特点:不属于传统白酒范畴,更接近露酒或调制酒。允许添加色素、甜味剂等。如何通过标签识别?
看执行标准号:GB/T 20821:液态法白酒(食用酒精+勾兑)。GB/T 20822:固液法白酒(部分粮食酒+食用酒精)。GB/T 10781等: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原料表:含“食用酒精”“香精”等则为勾兑酒。总结
勾兑酒并非劣质酒的代名词,但不同标准的产品在原料和工艺上有显著差异。消费者可根据执行标准号和原料表判断酒类品质,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