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证经营
若商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酒类流通许可证》等资质,属于非法经营,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35条查处。2. 违规添加药物
泡酒中添加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可能被认定为"药食同源"物质,但若含有《药品管理法》禁止的非食用物质,或宣称治疗功效,则涉嫌违法。3. 虚假宣传
若商家宣称泡酒有"壮阳""抗癌"等医疗效果,违反《广告法》第17条,属虚假宣传。4. 质量不达标
酒精度、甲醇等指标不符合《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国家标准(GB2757-2012),可能危害健康。1. 保留证据
拍摄产品外包装(注意包含生产信息)、交易记录、宣传资料(如网页截图)、剩余样品等。2. 选择举报渠道
线上举报:通过"12315"平台(www.)或APP提交,需上传证据,5个工作日内受理。电话举报:拨打12315(市监)、12331(药监)或当地食药监局电话。现场举报:携带证据到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稽查科。3. 举报处理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核查周期一般不超过15个工作日,重大案件可延长至90日。举报属实且符合《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三、典型案例参考
2021年浙江案例:某网店销售添加西地那非的"壮阳酒",店主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刑5年。2022年云南案例:农家乐自酿三七泡酒甲醇超标,被处10万元罚款并吊销执照。建议消费者购买时认准包装上的SC编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查询企业资质公示信息。如发现违法销售,及时举报可有效维护市场秩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最新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