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曲的制作是一门传统工艺,不同地区、不同酒类对酒曲的配方和工艺有独特要求。以下提供一个通用的传统酒曲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基础酒曲配方(以米酒曲为例):
原料比例:
制作步骤:
1. 原料处理
将糙米浸泡6小时,蒸熟后摊凉至35℃左右,碾碎成疏松颗粒。
2. 菌种培养
将辣蓼草粉、肉桂叶粉、甘草粉混合,加入少量温开水调成糊状,与老酒曲母(如有)一起拌入米粒中。
3. 控温发酵
将混合物压成直径5cm的圆饼,置于竹筛上,覆盖干净稻草保温。
4. 干燥保存
阴干后密封冷藏,活性可保持6个月。
关键技术要点:
1. 微生物平衡:以根霉(糖化)和酵母菌(产酒)为主,需避免杂菌污染
2. 温度控制:发酵初期不得超过40℃,否则易产生酸败
3. 草药配伍:广西地区常用辣蓼草+桑叶,四川多添加土茯苓
注意事项:
不同酒类酒曲差异:
建议首次制作可购买商品酒曲作为菌种来源,待掌握温湿度控制技术后再尝试全自然接种。酿酒过程中若出现酸味过重或霉变,需立即终止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