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异杂味有什么

1. 苦味

  • 酵母过量发酵时糟醅干燥或空气过多导致酵母大量繁殖,产生苦味物质酪醇。
  • 用曲过量:曲量过大导致发酵升温过猛,生成异丁醇等高级醇。
  • 蒸馏问题:大火大汽蒸馏使高沸点苦味物质进入酒体。
  • 杂菌感染:青霉菌等杂菌侵入发酵环境。
  • 2. 酸味

  • 原料与工艺:使用新曲、入窖淀粉含量过高或黄水未滴尽,导致有机酸积累。
  • 发酵失控: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促进产酸菌活动。
  • 卫生问题:杂菌污染引发酸败。
  • 3. 涩味

  • 乳酸过量:过度发酵或操作不当(如翻边透气)导致乳酸乙酯超标。
  • 单宁影响:原料中单宁含量高(如高粱壳)或蒸馏后段酒混入过多。
  • 4. 辣味

  • 醛类物质:乙醛、等辛辣成分因酵母早衰或杂菌污染产生。
  • 蒸馏温度低:低沸点辣味物质未充分挥发。
  • 5. 臭味

  • 硫化物:蛋白质过剩或杂菌(如产硫化氢菌)代谢产生硫化氢、硫醇等。
  • 蒸馏问题:大火蒸馏促进硫化物生成。
  • 6. 霉味

  • 曲与窖池管理:大曲黑心、封窖不严或糟醅感染霉菌。
  • 环境卫生差:糟醅堆放时间过长或残渣未清理。
  • 7. 泥臭味

  • 窖泥问题:窖泥配方不科学、未成熟或混入酒醅。
  • 8. 馊味

  • 乳酸菌污染:量水温度低或糟醅堆积时间过长导致好氧乳酸菌繁殖。
  • 9. 其他异杂味

  • 倒烧味:粮糟水分过低或堆放时间过长导致霉菌发热。
  • 黄水味:黄水滴窖不净或蒸馏时使用质量差的黄水。
  • 底锅水味:底锅水未及时更换,糊锅或残留黄水。
  • 油味/橡胶味:原料脂肪氧化或容器污染(如橡胶管道)。
  • 解决与预防措施

  • 工艺控制:合理调节用曲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坚持“缓火蒸馏、量质摘酒”。
  • 卫生管理:加强环境清洁,避免杂菌污染。
  • 原料处理:清蒸辅料(如糠壳),避免霉变原料。
  • 过滤技术: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去除异味。
  • 以上异杂味多因生产环节疏漏或原料问题导致,正规酒厂通过严格工艺管理可有效避免,而小作坊因条件限制更易出现品质问题。

    白酒异杂味有什么-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