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准备
1. 糯米选择
优先选用圆粒糯米(粳糯米),其支链淀粉含量高(98%以上),糖化效果更好。需确保糯米无杂质、无霉变,陈米需提前活化(40℃温水浸泡12-18小时)。
2. 酒曲选择
常用安琪甜酒曲(每斤米用1-2克)或传统草药酒曲,注意酒曲需为粉末状以提高混合均匀度。
3. 容器消毒
所有接触糯米的工具(蒸锅、搅拌勺、发酵罐等)需高温蒸煮或开水烫洗,确保无油、无生水。
二、制作流程
1. 浸泡糯米
圆糯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至可轻松碾碎:夏季约4-6小时,冬季需延长至8-12小时。浸泡后沥干水分,避免残留生水影响发酵。2. 蒸煮糯米
蒸锅铺纱布,摊开糯米蒸25-40分钟,蒸至米粒透明、松散不粘连,中途可淋水防止干硬。关键点:避免煮饭式烹饪,需保持米粒完整以利于发酵。3. 冷却与拌曲
蒸熟后摊凉至30-40℃(手触微温),可用凉白开淋洗降温并保持松散。酒曲用凉白开化开后,分次均匀拌入糯米,确保每粒米均沾到酒曲。4. 装罐与发酵
将糯米装入消毒容器,压实后中间挖“酒窝”观察出酒情况。发酵环境:温度:25-30℃最佳,夏季常温放置,冬季需包裹棉被或放置暖气旁。时间:糖化阶段约24-48小时(酒窝出液),酒精发酵需延长至3-5天(酒味浓郁)。注意事项:避免频繁开盖,发酵初期可每日搅拌一次防止杂菌污染。5. 终止与保存
终止发酵:酒液达糯米高度时,冷藏可减缓发酵(4℃保存1-2周)。长期保存:酒液过滤后加热至80℃灭菌,密封冷藏可保存数月。酒糟可二次发酵制黄酒或蒸馏白酒。三、关键技巧与问题处理
1. 温度控制
发酵全程需稳定在25-30℃,温度过高易酸败,过低易发霉。
2. 卫生管理
工具消毒不彻底易导致黑毛(不可食用)或白毛(可去除后食用)。
3. 发酵异常处理
不出酒:检查酒曲活性或补加酒曲,调整温度。过甜或过酸:缩短或延长发酵时间,控制糖化与酒精阶段比例。四、风味升级建议
增香:发酵中期加入桂花、玫瑰等干花,或陈皮、枸杞等中药材。口感调整:二次发酵时加糖可提高甜度,延长发酵时间可增加酒精度(可达8-12%vol)。通过以上步骤,可制作出甜度适中、酒香醇厚的米酒。不同酒曲和发酵时长会呈现风味差异,建议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