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纯粮食酒酿造工艺流程

纯粮食酒的酿造是一项传承千年的传统工艺,其核心在于通过微生物发酵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以下为固态发酵法(传统工艺)的详细流程及技术要点:

一、原料预处理阶段

1. 原料配比(以浓香型白酒为例)

纯粮食酒酿造工艺流程-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高粱占比80%(支链淀粉含量高,出酒香气浓郁)
  • 小麦15%(提供蛋白质促进微生物生长)
  • 糯米5%(增加酒体绵柔感)
  • 原料粉碎要求:高粱破皮率需达90%以上,小麦粉碎成4-6瓣
  • 2. 润粮工艺

    采用"三冷三热"法:

  • 第一次润水:80℃热水浸渍,粮水比1:0.3
  • 间隔8小时进行第二次润水(常温水)
  • 第三次润水后堆积24小时,使含水量达42%-44%
  • 二、蒸煮糖化阶段

    1. 清蒸清烧法

    纯粮食酒酿造工艺流程-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初蒸:圆汽后保持30分钟,粮食膨胀率85%
  • 焖水:加入60℃热水浸没粮层15分钟
  • 复蒸:大气蒸煮60分钟,粮食裂口率需达95%以上
  • 2. 摊凉接种

  • 采用机械摊凉机快速降温
  • 温度梯度控制:
  • 高温区(60-55℃):接种高温大曲(酱香型)
  • 中温区(35-30℃):接种中温大曲(浓香型)
  • 低温区(28-25℃):接种小曲(米香型)
  • 用曲量:大曲20-25%,小曲0.8-1.2%
  • 三、固态发酵管理

    1. 入窖参数

  • 窖池预处理:老窖需用黄水养护,新窖用老窖泥涂抹
  • 分层装窖:
  • 底层:料醅酸度1.8-2.2,温度20-25℃
  • 中层:酸度1.5-1.8,温度25-28℃
  • 上层:酸度1.2-1.5,温度28-30℃
  • 封窖:使用优质窖泥,厚度不低于10cm
  • 2. 温度曲线控制

    纯粮食酒酿造工艺流程-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前发酵期(0-7天):升温至32-35℃
  • 主发酵期(7-21天):维持35-38℃
  • 后发酵期(21-60天):缓慢降温至25-28℃
  • 总酸度控制在2.0-3.5g/100mL
  • 四、蒸馏提纯工艺

    1. 甑桶操作要点

  • 装甑原则:"轻撒匀铺,探汽上甑"
  • 蒸汽压力:0.02-0.03MPa
  • 流酒温度:25-30℃(低温接酒)
  • 掐头去尾标准:
  • 酒头:接取酒精度75%vol以上部分(约占总量的3%)
  • 酒尾:截取酒精度30%vol以下部分(约占总量的15%)
  • 2. 分段摘酒

  • 特级基酒:75-68%vol,己酸乙酯≥3.0g/L
  • 一级基酒:68-60%vol,总酯≥2.5g/L
  • 二级基酒:60-50%vol,总酸≥1.0g/L
  • 五、陈酿老熟技术

    1. 陶坛贮存

  • 容量选择:500L以下小坛效果最佳
  • 环境控制:
  • 温度:15-25℃(±2℃)
  • 湿度:75-85%
  • 通风量:0.5-1次/小时
  • 自然老熟周期:3年(基础)、5年(优质)、10年(陈酿)
  • 2. 人工催陈

  • 超声波处理:频率28kHz,处理时间30min
  • 臭氧氧化:浓度0.5-1.0mg/L,间歇曝气
  • 光照处理:特定波长紫外线照射,每天2小时
  • 六、质量控制指标

    1. 风味物质标准

  • 己酸乙酯:浓香型≥1.5g/L
  • β-苯乙醇:米香型≥50mg/L
  • 四甲基吡嗪:酱香型≥30mg/L
  • 高级醇含量:<2.0g/L(国际标准<4.0g/L)
  • 2. 食品安全检测

  • 甲醇含量:≤0.4g/L(GB 2757-2012)
  • :≤8mg/L(木薯原料)
  • 塑化剂:≤1.0mg/kg
  • 此工艺通过"双边发酵"(糖化与发酵同步进行)实现淀粉的梯次转化,出酒率可达35-40%(以57%vol计),优质酒得率15-20%。现代酿造已引入GC-MS联用技术进行风味物质追踪,结合HPLC检测有机酸构成,确保传统工艺的标准化生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