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检验报告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核心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第五十二条:食品生产者需对原料和成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 第八十九条:进口食品需符合国家标准并经检验合格。
  • 法律责任:若检验不合格,企业可能面临召回、罚款(货值金额10-20倍)或吊销许可证。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白酒检验报告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第十二、十三条:禁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需通过质量检验并明示合格证明。
  • 二、国家标准

    1. 产品标准

  • GB/T 10781.1(浓香型白酒)、GB/T 26760(酱香型白酒)等:规定感官、理化指标(如酒精度、总酸、总酯等)。
  • 执行标准标注:产品标签需标明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 2. 卫生与添加剂标准

  • GB 2757(蒸馏酒卫生标准):限定甲醇、等有害物质含量。
  • 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及***(如甜味剂、防腐剂)。
  • 三、配套法规与规范

    1.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白酒检验报告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细化检验流程,明确企业自检、委托检验及监督抽检的具体要求。
  • 2.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 要求白酒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SC编号),检验报告是许可审核的关键材料。
  • 3.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 7718)

  • 检验报告中酒精度、原料等信息需与标签标注一致,否则构成标签瑕疵。
  • 四、检验机构资质要求

  • CMA认证:出具报告的检验机构须具备中国计量认证资质,确保检测结果的法律效力。
  • 五、法律后果示例

  • 案例:某酒企因检出甜蜜素(依据GB 2760不得添加),被处以货值15倍罚款并吊销生产许可证。
  • 消费者***:凭检验报告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主张退赔(价款3倍赔偿)。
  • 白酒检验报告的法律依据覆盖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两大核心法律体系,结合具体国家标准和检验规范,确保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合规。企业需严格遵循对应香型的标准,关注卫生与添加剂限值,并选择有资质的机构检测,以避免法律风险。

    白酒检验报告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