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分段取酒有影响吗

白酒的分段取酒(即“分段摘酒”)是传统酿造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对酒体品质、风味及安全性有直接影响。以下是分段取酒对白酒的多方面影响分析:

1. 提升酒体品质与风味层次

  • 去除杂质与有害物质:头酒(最先蒸馏出的部分)含有甲醇、醛类(如乙醛)及杂醇油等低沸点物质,可能引发辛辣、***感及饮用后的不适;尾酒则因高沸点物质(如糠醛、酸类)较多,口感苦涩、酸涩。通过“掐头去尾”,仅保留中段酒,可大幅减少不良成分,确保酒体纯净。
  • 优化风味物质比例:中段酒集中了酯类(如乙酸乙酯、己酸乙酯)、醇类等核心呈香物质,形成协调的香气与醇厚口感。例如,浓香型白酒的中段酒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比例更优,酱香型则通过多轮次取酒(如7次)积累复杂风味。
  • 分级储存与勾调:不同段落酒体风味差异显著,需分等级储存。例如,五粮浓香型白酒的中段酒分为特级、优级、一级、二级,分别用于高端产品调制或基础酒;酱香型酒则需7轮次酒按比例勾调,平衡酸甜苦辣。
  • 2. 影响出酒率与成本控制

  • 酒头摘取量的权衡:若酒头摘取过少(如仅0.5%干粮比例),可能残留杂质;摘取过多(如网页4提到某酒厂多摘1斤头酒/甑)虽提升品质,但降低出酒率,增加成本。
  • 尾酒回用与资源利用:尾酒通常回窖发酵或用于养窖,部分酒厂可能违规将尾酒用于勾调低价产品,影响品牌信誉。
  • 3. 香型差异与工艺调整

  • 浓香型:需通过“六分法”分段协调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比例,优级酒收得率提高约2%。
  • 酱香型:分7轮次取酒,每轮次风味各异(如3-5轮次酱香突出,7轮次焦糊味重),勾调需平衡不同轮次特点。
  • 清香型:机械化生产中需根据酒精度与风味物质变化精准分段,避免传统“整段摘酒”导致的品质单一化。
  • 4. 技术与经验的结合

  • 看花摘酒:经验丰富的酿酒师通过观察酒花(如“大清花”“小清花”)判断酒精度与段落,例如大清花对应76%-82%酒精度,小清花对应58%-63%。
  • 现代技术辅助:如专利CN113720797A提出利用光谱检测与算法模型实现自动化量质摘酒,减少人工误差。
  • 5.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体验

  • 高端产品依赖优质段落:特级酒(如酱香型3-5轮次、浓香型中段酒)产量低但品质卓越,是高端酒的核心基酒。
  • 劣质酒风险:若未严格分段(如混入过多尾酒或8轮次酒),酒体可能出现杂味、口感粗糙,常见于低价勾兑酒。
  • 分段取酒是白酒品质控制的关键工艺,直接影响酒体的安全性、风味层次及市场价值。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分级与经验判断,平衡杂质去除、风味优化与成本控制,最终实现“量质摘酒”。不同香型的分段策略(如酱香7轮次、浓香4段)进一步体现了工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白酒分段取酒有影响吗-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酒分段取酒有影响吗-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