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坤沙制酒工艺流程图

以下是酱香型白酒(如茅台酒)中典型的坤沙工艺(12987工艺)的简要流程图及关键步骤说明,供参考:

坤沙制酒核心工艺流程图

“12987”密码

坤沙制酒工艺流程图-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年生产周期 → 2次投料 → 9次蒸煮 → 8次发酵 → 7次取酒

分步流程说明:

1. 原料处理

  • 红缨子糯高粱:选择颗粒完整、耐蒸煮的本地高粱(破碎率≤20%)。
  • 润粮:用90℃以上热水浸泡高粱,使其吸水膨胀,便于后续蒸煮。
  • 2. 下沙(第一次投料)

  • 蒸煮:高粱蒸至7成熟,加入沸水闷粮,摊凉后加入30%的去年尾酒杀菌。
  • 拌曲:加入高温大曲粉(曲粮比约1:1),堆积发酵4-5天(温度升至45-50℃)。
  • 入窖:将发酵料放入石窖,密封发酵30天(厌氧环境)。
  • 3. 糙沙(第二次投料)

  • 混合发酵:取一半第一次发酵的“沙”,与新蒸煮的高粱混合,重复拌曲、堆积、入窖发酵。
  • 分层取酒:此后每次蒸煮后取酒,共进行9轮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 4. 蒸煮与取酒(循环7次)

  • 高温馏酒:蒸馏时采用高温(40℃以上接酒),分离出不同轮次的基酒。
  • 轮次酒特点
  • 1-2轮:辛辣、偏酸(“生沙酒”“糙沙酒”)
  • 3-5轮:醇厚、酱香突出(黄金轮次)
  • 6-7轮:焦香、微苦(“追糟酒”)
  • 5. 发酵工艺

  • 高温大曲:制曲温度达60-65℃,产生丰富的香气前体物质。
  • 堆积发酵(有氧):促进微生物繁殖,生成酱香风味物质。
  • 窖池发酵(厌氧):转化糖分生成酒精及复杂酯类。
  • 6. 贮存与勾调

  • 陶坛陈放:基酒贮存3年以上,使酒体醇化。
  • 老酒勾调:用不同年份、轮次的基酒与调味酒调配,形成稳定风味。
  • 7. 成品

  • 灌装前需再次静置数月,确保酒体平衡,最终出厂酒精度53%vol左右。
  • 工艺关键点

  • 三高工艺:高温制曲(65℃)、高温堆积发酵(50℃)、高温馏酒(40℃以上)。
  • 三长周期:生产周期长(1年)、贮存时间长(3年以上)、勾调周期长。
  • 高粱耐蒸煮:红缨子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可支撑9次蒸煮而不烂。
  • 通过这一复杂工艺,坤沙酒形成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或可视化流程图,可进一步补充说明!

    坤沙制酒工艺流程图-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