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中国古法酿酒的历史发展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的自然发酵

  • 考古证据:河南贾湖遗址(约公元前7000-前5800年)出土的陶器中检测出酒类残留物,含稻米、蜂蜜和水果成分,证实中国酿酒史可追溯至9000年前。
  • 自然发酵:早期人类观察到野果、谷物自然发酵成酒的现象,通过模仿逐步掌握发酵技术。
  • 二、夏商周:礼制与技术的奠基

  • 文献记载:《尚书》载夏朝“仪狄作酒”,《诗经》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反映周代农事与酿酒的结合。
  • 曲蘖分途
  • (发芽谷物)用于制醴(甜酒),后因酒精度低逐渐被淘汰。
  • (发霉谷物)成为主流,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酒曲”记载,周代设立“酒正”官职管理酿酒。
  • 礼制符号:酒成为祭祀(“酒以成礼”)与等级制度的载体,青铜酒器(如爵、尊)象征权力。
  • 三、秦汉:技术体系化与医学应用

  • 曲药革新:汉代出现块状“饼曲”,糖化与发酵效率提升。《说文解字》明确区分“曲”(酒母)与“蘖”。
  • 药用价值:张仲景《金匮要略》以酒入药,马王堆汉墓出土《养生方》记载药酒配方。
  • 西域交流:张骞通西域引入葡萄,但葡萄酒酿造尚未普及。
  • 四、魏晋至唐:技艺成熟与文化升华

  •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系统总结制曲、原料处理、发酵控制等工艺,记载9种酒曲制法。
  • 唐代创新
  • 加热杀菌法(类似巴氏消毒)延长保质期,见《北山酒经》。
  • 葡萄酒兴起,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印证其文化地位。
  • 文人咏酒:李白、杜甫等以酒入诗,酒成为士人精神的象征。
  • 五、宋元:科学化与蒸馏革命

  • 《北山酒经》:宋代朱肱详述制曲、发酵、压榨等107种技法,红曲霉广泛应用于福建、浙江。
  • 蒸馏酒起源
  • 考古争议:河北青龙县出土金代铜制蒸馏器(公元1161年)支持元代说。
  • 文献佐证: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蒸馏酒“自元时始创”,可能由中亚传入。
  • 酒税制度:宋代推行“榷酒”专卖,推动酿酒业规模化。
  • 六、明清:名酒辈出与产业勃兴

  • 蒸馏酒普及:高粱等耐旱作物种植扩大,推动白酒(烧酒)成为北方主流,汾酒、泸州老窖等品牌雏形初现。
  • 黄酒鼎盛:绍兴黄酒工艺完善,袁枚《随园食单》赞“绍兴酒如清官廉吏,酒中上品”。
  • 技艺外传:明清***将酿酒技术带入东南亚,药酒(如鸿茅药酒)形成地域特色。
  • 七、文化维度:酒与文明的共生

  • 礼仪祭祀:从商周祭天地到明清宗庙仪式,酒始终是沟通人神的媒介。
  • 文学意象:陶渊明“酒中深味”、苏轼“把酒问青天”等赋予酒哲学与美学意涵。
  • 社会管控:历代禁酒令(如汉初“禁群饮”)反映粮食安全与享乐需求的博弈。
  • 中国古法酿酒史是技术智慧与文化认同的交织:从贾湖先民的偶然发现,到明清作坊的匠艺传承,酒始终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超越。今日非遗保护下的传统酿艺,正是对这一活态遗产的致敬。

    中国古法酿酒的历史发展-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