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散装白酒标签有何规定标准要求呢

作为白酒的"身份证",散装白酒标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根据现行法规,标签需包含产品名称、原料成分、酒精度、生产许可信息等基础内容,同时禁止虚假宣传或误导性标注。这些规范既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安全锁,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门槛。

基础信息完整呈现

散装白酒标签必须清晰标注法定核心信息。依据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容器显著位置应标明产品真实名称(如"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原料与配料表(需细化至高粱、小麦等具体粮食种类)、酒精度数(以"vol%"为单位精确标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食用酒精勾调的液态法白酒,必须明确标注"食用酒精"字样,避免混淆纯粮酿造概念。

散装白酒标签有何规定标准要求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产溯源链条透明

完整的溯源体系是质量监管的重要抓手。标签必须载明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者名称及详细地址,采用"省简称+酒+证号"的规范格式。对于委托加工产品,需同时标注委托方与受委托方的企业信息。生产日期应采用激光喷码或不易脱落的方式标注,散装酒保质期若超过18个月可免标,但开封后保存条件必须明确注明。

合规警示标识醒目

警示性标注承担着法律告知义务。所有白酒标签必须标注"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字体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对于酒精度超过10%vol的产品,可豁免标注保质期但需注明"适宜条件下长期贮存"。新规特别要求散装酒容器标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提示,该标识需占据标签面积的5%以上,使用对比强烈的红底白字设计。

标签设计规范严谨

物理载体设计直接影响信息传达效果。文字须使用规范汉字,字号不小于1.8毫米,少数民族地区可双语标注但汉字需置于上方。禁止使用医疗术语或保健功能暗示,如"壮阳""降血脂"等违禁词汇。对于陶坛、竹筒等特殊容器,需确保标签粘贴牢固度能承受-10℃至50℃的温度考验,防潮涂层要保证字迹在湿度80%环境下不模糊。

散装白酒标签有何规定标准要求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方标准差异补充

在国家标准框架下,各地可制定特色化细则。四川要求地理标志产品必须标注基酒年份构成(如"三年基酒占比≥50%"),山西规定陈醋桶转酒容器需标注"非原装容器"字样。江浙沪地区试点推行二维码溯源标签,要求扫描后可显示酒体色谱分析报告。少数民族聚居区还须注意民族文字翻译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文化歧义。

主体责任层层压实

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标签合规双重责任。酒企需建立标签审核小组,每季度进行合规性自查,留存原始设计稿备查五年。流通环节中,商超须检查供货方《标签合规承诺书》,对分装销售的散装酒必须加贴包含分装日期、分装企业信息的副标。监管部门采用"一物一码"电子监管系统,对标签违规企业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0倍罚款。

——

散装白酒标签有何规定标准要求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酒标签虽小,却是连接生产诚信与消费安全的关键纽带。从原料透明到工艺坦诚,从警示到位到设计规范,每个细节都承载着对消费者生命的尊重。在白酒行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合规的标签不仅是法律要求的底线,更是企业建立市场信誉的起跑线。唯有将标签管理纳入质量战略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酿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诚信佳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