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沙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核心工艺:12987工艺)
即: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主要生产步骤详解:
1. 原料处理
高粱选择:精选本地红缨子糯高粱(完整颗粒,破损率≤20%,称为“坤沙”)。润粮:用热水浸泡高粱,使其吸水膨胀,便于后续蒸煮。2. 下沙(第一次投料)
蒸煮:高粱蒸至7成熟,保留一定硬度。摊凉拌曲:摊开降温至30℃左右,加入高温大曲粉(曲粮比约1:1)。堆积发酵:堆积成“龟背形”,自然发酵4-5天,温度升至45-50℃(开放式发酵)。3. 糙沙(第二次投料)
混合蒸煮:将第一次发酵的粮醅与新润粮的高粱混合,再次蒸煮。重复摊凉、拌曲、堆积:工艺同下沙。4. 窖池发酵
入窖:将堆积发酵后的粮醅转入石窖,密封发酵30天以上(厌氧发酵)。发酵环境:窖池用本地紫红泥封存,发酵温度控制在35-48℃。5. 蒸馏取酒
分层蒸馏:发酵后的酒醅分层上甑,采用“缓火流酒”工艺蒸馏。7次取酒:每轮发酵后蒸馏取酒1次,共取7轮次酒,各轮次酒风味不同(如1-2轮辛辣,3-5轮醇厚,6-7轮焦香)。6. 贮存老熟
分级贮存:不同轮次酒按品质分级,存入陶坛陈放3年以上。老熟过程:酒体自然酯化、氧化,口感趋于柔和。7. 勾调成型
基酒组合:将不同轮次、年份、风味的基酒按比例勾调。调味定型:加入老酒或特殊风味酒调味,形成最终风格。8. 质检与灌装
酒质检测:理化指标、感官品评合格后灌装。成品包装:避光、密封包装,确保品质稳定。工艺特点
高温制曲:曲块发酵温度达60℃以上,生成丰富香气成分。长期发酵:单轮发酵周期长达30-40天,总发酵时间约8个月。以酒养糟:每次蒸馏后酒醅重新拌曲发酵,充分提取风味物质。自然酿造:依赖微生物群落和季节变化(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此工艺以复杂性和时间成本著称,是酱香型白酒品质的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