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燃浓度范围
乙醇在空气中的蒸气浓度需达到3.3%~19%(体积)才能被点燃(爆炸极限)。这是指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而非液体浓度。液体酒精的浓度影响其蒸发速度和蒸气生成量。浓度越高,蒸发越快,越容易达到可燃蒸气浓度。2. 实际可点燃的液体浓度
临界浓度:通常认为,乙醇溶液的浓度需≥20%~30%才可能被点燃,但需较高温度或持续预热。稳定燃烧:浓度≥40%~50%时,酒精可较易被点燃并维持火焰。例如:75%医用酒精:可被点燃,但燃烧时火焰较小(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95%酒精:更易点燃,火焰更稳定。3. 闪点与温度影响
纯乙醇的闪点为12.8°C(液体表面蒸气遇火源闪燃的最低温度)。浓度降低时,闪点升高。例如:40%乙醇溶液的闪点约26°C,接近室温时可能难以点燃。浓度过低(如<20%)时,闪点可能超过常温,无法释放足够蒸气。4. 实验观察
低浓度(如10%)酒精溶液:点火后可能短暂燃烧,但因水分蒸发冷却而无法持续。高浓度(≥50%)酒精溶液:可稳定燃烧,常用于酒精灯或消毒燃烧操作。酒精溶液的最低可点燃浓度约为20%~30%,但需理想条件(如预热)。≥40%浓度的酒精在常温下较易点燃,而≥50%时燃烧更稳定。安全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尤其在高浓度或密闭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