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760-201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酱香型白酒的专门执行标准。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详细解读和应用场景说明,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符合该标准的白酒:
1. 标准适用范围
酱香型白酒定义: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典型代表:贵州茅台酒、郎酒等知名酱香型白酒均执行此标准。2. 核心技术要求
(1)原料要求
主原料:必须使用高粱(需为糯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小麦(制曲原料)。禁止添加:不得添加食用酒精、香精、糖分等外来物质。(2)生产工艺
“12987”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强调传统固态发酵。窖藏时间:基酒需经至少3年窖藏,成品酒需勾调后贮存1年以上。(3)感官指标
色泽: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香气:酱香突出,带有焦香、糊香、窖底香的复合香气;口感:醇厚细腻、空杯留香持久。(4)理化指标
酒精度:一般为53%vol(酱香酒最佳酒精度);总酸/总酯含量:高于其他香型,如总酯≥2.2g/L(体现风味复杂度);固态法标志:必须标注“固态法白酒”,与液态法(GB/T 20821)、固液法(GB/T 20822)明确区分。3. 如何通过标签识别合规产品
执行标准号:标签需明确标注“GB/T 26760”;质量等级:优级>一级>二级(优级酒风味和工艺更佳);原料表:仅有水、高粱、小麦,无“食用酒精”“香料”等;地理标志:部分产品会标注“茅台镇地理标志”(如GB/T 18356),进一步限定产区。4.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并非所有酱香酒都是高端酒:同一标准下,品质差异大,需结合品牌、价格、等级综合判断;与浓香型、清香型区别:如浓香型标准为GB/T 10781.1,清香型为GB/T 10781.2,原料和工艺不同;警惕虚假标注:部分酒精勾兑酒可能伪造标准号,需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产品信息。5. 标准的意义
保障品质:规范酱香酒生产,维护传统工艺;消费者权益:帮助识别纯粮酿造酱香酒,避免酒精勾兑酒混淆;行业标杆:推动酱香酒品类标准化发展,如贵州茅台镇产区近90%酒企采用此标准。通过以上信息,您可以在选购酱香型白酒时,结合产品标签、品牌信誉和实际品尝体验,更准确地判断是否符合GB/T 26760标准,从而选择到正宗的传统固态发酵酱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