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头控制(预防糟味过重)
1. 调整粮糟配比
固态发酵时,若配糟比例过大(如超过合理范围)或不使用新鲜酒糟(如发霉、酸败的配糟),会导致酒体糟味过重。建议合理控制粮糟比例,使用新鲜、无霉变的配糟。若当地消费者对糟味敏感,可采用无糠壳、无配糟的小曲清香型工艺,减少配糟带来的影响。2. 优化发酵条件
确保发酵彻底,避免因发酵不充分导致残留酒糟味。发酵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如浓香型白酒需60-90天),并注意封窖密封性,减少杂菌污染。液态发酵时,避免酒曲选择不当或发酵温度过高,同时控制装料量,防止蒸馏时溢糟带入糟味。3. 改善蒸馏工艺
蒸馏时避免装料过满或火力过大,减少溢糟现象。采用“缓火蒸馏”方式,既能提高酒质,又能降低高沸点杂质(包括糟味物质)的蒸出。二、后期处理(减轻已有糟味)
1. 复蒸法(二次蒸馏)
将糟味重的白酒按比例加入冷开水(如100斤酒加50斤水),重新蒸馏。此方法可去除部分糟味,但无法完全消除,需结合其他手段。2. 活性炭吸附或催陈机过滤
使用食品级活性炭吸附酒中的杂质和异味,或通过催陈机快速过滤,改善口感。此法适合急于出售的酒,但需注意活性炭用量,避免吸附过度影响风味。3. 陈酿储存
将酒装入陶坛密封陈放6个月以上,通过自然老熟降低杂味和糟味,同时提升酒体醇厚度。若需加速陈化,可置于阴凉、避光、通风的环境中。4. 勾调中和
用老酒或调味酒(如酸味、甜味突出的酒)进行勾调,平衡糟味。例如,加入少量陈年窖藏酒或果香型基酒,可掩盖部分异味。三、特殊情况处理
液态发酵酒糟味重:可能因发酵不完全或酒曲问题导致,建议调整酒曲活性或延长发酵时间,确保糖化彻底。消费者偏好差异:部分区域认为糟味是纯粮酒的标志。若需保留轻微糟香,可结合陈酿和勾调,保留特色同时提升适口性。解决糟味需从工艺优化入手,结合后期处理灵活调整。若条件允许,优先通过调整配糟比例、完善发酵和蒸馏工艺预防糟味;若已出现糟味,复蒸+陈酿是经济有效的方法,活性炭和催陈机则适合快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