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酒的界定和执行标准主要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行业规范。以下是与假酒相关的核心标准和规定,供参考:
一、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超范围、超***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等,假酒若涉及非法添加或使用工业酒精等,直接违反此法。要求食品标签真实标注,不得虚假宣传。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禁止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伪造产地、冒用他人厂名厂址。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生产销售假酒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二、酒类产品的国家标准
不同酒类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假酒往往不符合或伪造这些标准:
1. 白酒(GB/T 10781等)
原料要求:必须使用粮食(如高粱、大米)为原料,禁止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甲醇***:≤0.6g/L(安全红线,超标可能导致中毒)。标签标识:需明确标注香型(如浓香型GB/T 10781.1)、酒精度、原料、生产许可证编号等。2. 葡萄酒(GB 15037)
原料要求:必须由葡萄或葡萄汁酿造,禁止添加合成色素、香精等。酒精度:≥7%vol,且与标注值误差不超过±1.0%vol。3. 啤酒(GB/T 4927)
原料要求:使用麦芽、水、啤酒花等,不得添加非食用物质。原麦汁浓度:需与标签标注一致(如“8°P”)。4. 其他酒类
黄酒(GB/T 13662)、威士忌(GB/T 11857)等均有对应的原料、工艺和成分标准。三、假酒的常见违规情形
1. 原料违规
使用工业酒精(含高浓度甲醇)代替食用酒精。添加糖精钠、甜蜜素等非法甜味剂。2. 工艺违规
未经许可的小作坊生产,卫生条件不达标。伪造年份、产地(如虚标“10年陈酿”或“法国原瓶进口”)。3. 标签与标识造假
冒用知名品牌商标(如“茅台”“五粮液”)。伪造生产许可证编号(如“SC”标志)或执行标准号。4. 安全指标超标
甲醇、塑化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出国家标准。四、如何辨别假酒
1. 查看标签信息
核对执行标准号(如GB/T 10781.1为浓香型白酒)、生产许可证编号、厂名厂址是否完整。警惕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酒”“内供酒”等虚假宣传。2. 感官鉴别
白酒:优质酒体清澈、挂杯明显,假酒可能有刺鼻异味。葡萄酒:颜色异常浑浊或过于鲜艳可能为假酒。3. 官方渠道验证
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生产许可证真伪。使用品牌官方防伪码验证(如扫码或短信查询)。五、***与举报
1. 保留购买凭证(发票、包装等)。
2. 拨打12315投诉,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举报。
3. 若饮用后出现不适,立即就医并保留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假酒的危害极大,轻则损害健康,重则危及生命。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酒类,并关注产品标签的合规性。如发现疑似假酒,及时举报可保护自身权益并协助打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