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出水的可能原因
1. 发酵时间不足
酒酿通常需要1-3天的发酵时间(温度30℃左右)。若时间过短,糯米中的淀粉尚未充分糖化分解,导致出水较少或无水。
2. 温度过低或波动
酒曲中的微生物(根霉、酵母)在25-30℃时活性最佳。环境温度过低会延缓发酵,甚至导致发酵停滞。
3. 酒曲活性不足
酒曲过期、保存不当(如受潮、高温存放)或用量不足,可能导致微生物活性不足,影响产水和发酵。
4. 糯米处理不当
二、能否食用?看两点:
1. 无变质迹象
→ 可食用,但口感可能偏干,甜酒味较淡。可尝试补救(见下文)。
2. 已变质迹象
→ 不可食用,直接丢弃,避免食物中毒。
三、补救措施(未变质情况下)
1. 延长发酵时间
将容器移至30℃左右环境(如暖气旁、发酵箱),继续密封发酵12-24小时观察。
2. 补充酒曲
若怀疑酒曲失效,可撒少量新酒曲(碾碎成粉),加1-2大勺凉开水拌匀,继续发酵。
3. 调整湿度
若糯米过干,可加少量凉开水(煮沸后放凉),保持湿润环境促进发酵。
四、注意事项
未变质的“不出水”酒酿可安全食用,但风味较差。通过调整温度和湿度,或延长发酵时间,仍可能促进出水。若已变质,务必丢弃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