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老酒做旧鉴别

一、低级做旧手法

1. 人工发霉

  • 手法:用酱油、豆浆、面粉混合后涂抹酒坛或瓶身,包裹皮纸后放置潮湿环境催生霉菌,制造“长毛”效果。
  • 鉴别:真洞藏酒以吨级大坛储存,装瓶后不会二次洞藏;假酒霉变夸张,且霉菌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如黄曲霉毒素)。
  • 典型代表:“洞藏老酒”或网络销售的“发霉老酒”。
  • 2. 标签人为泛黄

    老酒做旧鉴别-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手法:用浓茶水、酱油水浸泡或熏蒸标签,或故意让标签受潮发霉。
  • 鉴别:假标签泛黄均匀或局部过黄,纸张纤维未自然氧化断裂,用针挑开表层可见内部仍为新纸。
  • 3. 蹭脏划痕

  • 手法:将标签在地面摩擦或手揉,模仿自然磨损痕迹。
  • 鉴别:划痕生硬且分布不自然,常伴随砂砾痕迹;真老酒的磨损多集中在边缘或棱角处。
  • 二、中级做旧手法

    1. 药水涂抹或喷淋

  • 手法:用化学药水(如染色剂)浸泡标签,或喷淋浅黄色液体模拟长期受潮痕迹。
  • 鉴别:标签颜色过于均匀或烟雾感明显,纸张发脆易撕毁;喷淋痕迹呈不自然流淌状,部分字体模糊。
  • 2. 紫外线或烤箱加速老化

    老酒做旧鉴别-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手法:通过紫外线照射或烤箱烘烤标签,使纸张快速氧化泛黄。
  • 鉴别:真老酒标签新旧过渡自然(边缘旧、中间新),假标签老化均匀甚至反面未处理;烤箱烘烤可能留有网架痕迹。
  • 三、高级做旧手法

    1. 打孔注酒

  • 手法:在瓶身隐蔽处(如标签后、瓶盖下)打孔,抽走真酒后再注入劣质酒。
  • 鉴别:观察瓶身是否有或修补痕迹,摇晃酒瓶时注意酒液挥发量是否异常。
  • 2. 后封膜或瓶盖造假

  • 手法:使用染色剂模仿老封膜泛黄效果,或伪造老式瓶盖。
  • 鉴别:真老酒封膜自然泛黄、表面龟裂且有韧性;假封膜颜色鲜艳或染色过深,易擦掉。
  • 3. 利用真瓶造假

    老酒做旧鉴别-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手法:回收真老酒瓶,重新灌装假酒并封口。
  • 鉴别:检查封口胶套、瓶盖字体是否与年代匹配,如90年代泸州老窖盖上有“泸州曲酒厂”字样。
  • 四、专业鉴别技巧

    1. 观察包浆

  • 自然包浆呈陈旧黄黑色,有层次感;人工包浆多用茶水、铁锈染色,颜色过深且易擦除。
  • 2. 分析酒标细节

  • 印刷特征:真老酒标签套色精准,字体无毛边;假酒标签印刷粗糙,日期标注方式不符(如80年代用“V/V”而非“%vol”)。
  • 奖章/标识:如真郎酒的“金质奖章”凹凸分明,假酒奖章平滑。
  • 3. 检测酒花

  • 摇晃酒瓶观察酒花:真老酒酒花细密且持续30秒左右,低度酒或假酒酒花稀疏短暂;添加剂酒花泡沫过密且发白。
  • 五、健康与收藏提示

  • 发霉酒危害:人工催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切勿饮用。
  • 价格异常警惕:如某平台“做旧茅台”仅售288元,远低于市场价,多为假酒。
  • 购买渠道:优先选择正规渠道,避免小型商超、电商平台的低价“老酒”。
  • 通过以上方法,可初步判断老酒真伪。若需深度鉴定,建议借助专业机构或参考中国酒业协会的年份酒标准(如基酒比例、瓶贮年份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