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有哪些呢

浓香型白酒的勾调(勾兑与调味)是决定酒体风格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结合香气、口感、风味等多维度进行平衡。以下是浓香型酒勾调的核心要领:

一、基础原则

1. 风格定型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有哪些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确目标酒体风格(如泸州老窖的窖香浓郁、五粮液的复合粮香),围绕主体香(窖香、粮香、陈香)展开勾调。

2. 层级搭配

基酒按质量分级(优级、一级、二级),按比例搭配,保证骨架与层次的协调性。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有哪些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基酒选择与分类

1. 窖池分级

  • 老窖基酒:提供核心窖香(己酸乙酯为主),占比约60-70%。
  • 新窖基酒:补充香气层次,调节酸酯平衡。
  • 2. 发酵周期分型

  • 长发酵基酒(60-90天):醇厚感强,陈香明显。
  • 短发酵基酒(30-45天):突出粮香和清新感。
  • 3. 酒龄搭配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有哪些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老酒(3年以上)提升圆润度,新酒(1年内)提供爽净感,比例通常为 老酒10-20% + 新酒80-90%
  • 三、调味酒运用技巧

    1. 关键调味酒类型

  • 陈香调味酒:解决酒体单薄,增强后味持久性。
  • 酯类调味酒(如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强化窖香和果香。
  • 酸类调味酒(乳酸、乙酸):平衡甜腻感,提升清爽度。
  • 特制调味酒(如双轮底酒、黄水酒):增加复杂度。
  • 2. 微量添加原则

    调味酒添加量通常不超过基酒总量的 0.1-0.5%,需逐滴调整并记录。

    四、理化指标与感官平衡

    1. 酯酸比控制

    浓香型酯酸比(总酯/总酸)建议 ≥4.5,过高易显浮香,过低则沉闷。

    2. 味觉曲线设计

  • 前段:窖香、粮香爆发力强(己酸乙酯主导)。
  • 中段:绵甜醇厚(乳酸乙酯+多元醇支撑)。
  • 后段:干净无杂,回甘持久(老酒陈香+酸类平衡)。
  • 五、实操关键点

    1. 先勾后调

    先完成基酒骨架勾兑(解决80%问题),再针对性调味(解决余下20%细节)。

    2. 梯度稀释法

    高浓度基酒(如72%vol)逐步降度至目标酒度(52%vol),避免香气损失。

    3. 缺陷处理方案

  • 辛辣感重:添加老酒或乳酸调味酒。
  • 后味短:补充双轮底酒或陈香调味酒。
  • 香气沉闷:调入乙酸乙酯或少量酱香调味酒(微量跨香型)。
  • 六、稳定性验证

    1. 冷处理测试

    酒样冷冻至-15℃保持24小时,观察是否浑浊或析出沉淀。

    2. 加速氧化实验

    40℃恒温储存7天,模拟长期存放后的风味变化。

    经典配比参考(以五粮浓香为例)

    | 基酒类型 | 占比 | 作用 |

    |-|--|--|

    | 老窖池基酒 | 65% | 窖香主体 |

    | 多粮发酵基酒 | 20% | 粮香复杂度 |

    | 双轮底调味酒 | 5% | 提升浓郁度 |

    | 陈年调味酒 | 8% | 增加圆润感 |

    | 酸酯平衡调味酒 | 2% | 协调酸甜比 |

    :勾调需依赖经验积累,建议建立基酒风味数据库,结合色谱分析数据(如GC-MS)辅助决策。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