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为什么抖音上卖的酒那么便宜?是正品吗?为什么不查处?

在抖音直播间里,那些标价不足百元的“飞天茅台平替”、号称“原厂直供”的名酒,像夜市里吆喝的推销员,用夸张的表演和超低价格吸引着屏幕前的食指。有人抢到后直呼“真香”,也有人开瓶后大骂“假货”。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生意经?是真有渠道红利,还是精心设计的消费迷局?

渠道革命下的价格魔术

当传统酒水需要经过层层经销商加价时,抖音直播间就像一柄手术刀,直接切开了供应链的脂肪层。某些酒厂将直播间变成“线上批发市场”,省去门店租金、业务员提成和广告费,甚至把包装成本压缩到极致——有些“光瓶酒”连标签都简化成贴纸。但这场魔术需要警惕:有些表演者把工业酒精勾兑的劣酒,装进回收的名酒瓶里,用9块9包邮的价格演着危险的戏法。

为什么抖音上卖的酒那么便宜?是正品吗?为什么不查处?-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假混卖的灰色游戏

凌晨三点的物流园区,贴着不同品牌标识的纸箱正从同一辆货车上卸下。某些商家深谙“三七定律”:三成正品引流,七成高仿收割。他们会给第一批消费者寄真货换取好评,等流量暴涨后立即切换货源。更狡猾的玩家注册数十个相似商标,比如“茅源台”“五粮液秘酿”,在镜头扫过包装时故意模糊关键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捡到了漏。

监管追不上流量马车

当某地市场监管部门刚查封一个售假窝点,同样的商品早已通过云仓系统发往全国。直播带货的即时性、跨地域性,让传统监管像拿着渔网追5G信号。有些商家把经营主体注册在偏远地区,等消费者发现问题时,店铺已改头换面重新开张。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网红酒”游走在食品安全标准边缘,用食用香精勾兑出“陈年窖香”,这类“合法假酒”反而更难查处。

流量逻辑催生价格战

在这个“3秒定生死”的注意力战场,低价就是最锋利的开播利器。某直播间曾创造过这样的纪录:每压低10元价格,在线人数就暴涨5000人。商家们不得不玩起“亏本引流”的危险游戏,用9.9元秒杀酒水吸引观众,再通过福袋抽奖、满赠话术提高客单价。但这就像高空走钢丝——有些商家为维持流量,只能不断降低品质底线,最终陷入“越便宜越假,越假越便宜”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抖音上卖的酒那么便宜?是正品吗?为什么不查处?-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消费者心理的甜蜜陷阱

“***100单”的红色倒计时、“最后3分钟补贴”的嘶吼声,这些精心设计的剧本正击中人性的弱点。心理学实验显示,当商品价格低于认知锚点30%时,87%的人会失去理性判断力。更精明的商家还会用“内部渠道”“******”等话术营造稀缺感,让观众产生“薅羊毛”的错觉。殊不知某些“海外原瓶进口”的红酒,实际是保税区里罐装的地摊货。

在这场真假难辨的狂欢中,消费者需要练就“火眼金睛”:查看主播是否展示清晰完整的背标信息,核实商家食品经营许可证,警惕过分夸张的价格落差。监管部门则应推动“区块链溯源”等技术落地,让每瓶酒的旅程都能被追踪。毕竟,当直播间里的吆喝声盖过理性的声音时,我们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美酒不应是流量的祭品,诚信才是商业永恒的流量密码。

为什么抖音上卖的酒那么便宜?是正品吗?为什么不查处?-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