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中药泡酒用量表

以下是常见中药材泡酒的参考用量表及注意事项。中药泡酒需根据个人体质、药材特性及用途调整配方,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一、基础泡酒原则

1. 酒的选择:建议使用50-60度纯粮白酒(500ml-2L),高酒精度可有效提取药性并防腐。

中药泡酒用量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药材比例:一般药材与酒的比例为1:5-1:10(即100g药材配500ml-1000ml酒)。

3. 浸泡时间:2-4周,避光阴凉处存放,每日摇晃1次促进析出。

二、常见药材分类用量表

1. 补气养血类

| 药材 | 每500ml酒用量 | 功效 | 注意事项 |

中药泡酒用量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 人参 | 20-30g | 补气安神 | 实热体质慎用 |

| 黄芪 | 30-50g | 补气固表 | 感冒发热时停用 |

中药泡酒用量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当归 | 20-30g | 活血补血 | 月经量多者减少用量 |

| 枸杞 | 50-100g | 滋阴补肾 | 糖尿病者减量 |

2. 活血化瘀类

| 药材 | 每500ml酒用量 | 功效 | 注意事项 |

|-|-|--||

| 丹参 | 30-50g | 通经止痛 | 不可与藜芦同用 |

| 红花 | 10-15g | 散瘀通络 | 孕妇禁用 |

| 三七 | 20-30g | 止血化瘀 | 需切片或打粉后浸泡 |

3. 祛风除湿类

| 药材 | 每500ml酒用量 | 功效 | 注意事项 |

|-|-|--||

| 杜仲 | 30-50g | 强筋骨,祛风湿 | 需炒制后使用 |

| 威灵仙 | 15-20g | 通络止痛 | 过量易致腹泻 |

| 川乌 | 3-5g | 祛寒湿 | 有毒,必须炮制后使用 |

4. 滋阴补肾类

| 药材 | 每500ml酒用量 | 功效 | 注意事项 |

|-|-|--||

| 熟地黄 | 30-50g | 滋阴补血 | 脾虚便溏者慎用 |

| 肉苁蓉 | 20-30g | 补肾阳,益精血 | 需用高度酒浸泡 |

5. 其他常见药材

| 药材 | 每500ml酒用量 | 功效 | 注意事项 |

|-|-|--||

| 蛇(活体)| 1条(约200g) | 祛风活络 | 需专业处理,慎用 |

| 蚂蚁 | 50-100g | 增强免疫 | 过敏体质禁用 |

三、毒性药材警示

以下药材泡酒需严格控量,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川乌、草乌:3-5g/500ml(必须炮制,不可超量)。
  • 马钱子:1-2g/500ml(剧毒,慎用)。
  • 蜈蚣、全蝎:3-5条/500ml(需去头足)。
  • 四、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孕妇、儿童、肝病患者、酒精过敏者禁用。

    2. 饮用剂量:每日15-30ml,早晚各1次,勿空腹饮用。

    3. 药材处理:需清洗、晒干或炮制,鲜药可能发酵变质。

    4. 配伍禁忌:避免药性相冲(如人参忌萝卜,丹参忌藜芦)。

    五、推荐基础配方(仅供参考)

    活血通络酒

  • 材料:当归30g + 川芎20g + 红花10g + 白酒1000ml
  • 泡制:密封浸泡30天,过滤后饮用。
  • 功效:缓解关节冷痛、气血不畅。
  • 提示:中药泡酒存在个体差异及风险,建议先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搭配有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