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前三季度财报

白酒江湖的“冷与热”:前三季度财报里的分化与突围

2024年的白酒行业,像一位在迷雾中跋涉的旅人,既有头顶的星光指引,也有脚下的荆棘丛生。前三季度财报的发布,揭开了这场“冷热交织”的生存图景:头部酒企以稳健步伐巩固城池,腰部品牌在夹缝中求生,而尾部企业则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这场行业大戏中,有人悄然登顶,有人黯然退场,市场分化与主动调整的脉络清晰可见。

头部之争:探花易主,格局重构

白酒江湖的“头把交椅”依然稳固,贵州茅台五粮液分别以608.28亿元、249.31亿元的净利润稳居冠亚军。第三名的争夺却掀起波澜——山西汾酒以313.58亿元的营收超越洋河股份,终结了长达14年的“茅五洋”时代,开启“茅五汾”新格局。洋河的颓势早有端倪: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14%,净利润缩水15.92%,第三季度更现73.03%的断崖式下跌。反观山西汾酒,凭借省外市场扩张与产品结构优化,中高价酒收入增长14.26%,其他酒类增长26.87%,以“双轮驱动”撕开市场缺口。这场易位背后,是品牌势能、渠道韧性、产品矩阵的全面较量。

白酒前三季度财报-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利润分化:冰火两重天

行业利润的“金字塔”愈发陡峭。六成白酒股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但增长几乎被头部垄断: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四家净利润合计占比超七成。而腰部以下企业则陷入冰窟:金种子酒前三季度亏损近亿元,酒鬼酒净利润暴跌88.2%,天佑德酒、岩石股份等区域品牌亦难掩颓势。这种分化折射出消费市场的残酷逻辑:名酒凭借品牌溢价与渠道掌控力收割存量市场,中小酒企则在价格战与库存积压中失血。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白酒行业的竞争已从增量时代的百米赛跑,变为存量时代的铁人三项”。

淡季寒流:第三季度的集体失速

如果说前三季度是“前高后低”,第三季度则成为行业减速带。传统淡季叠加中秋消费不及预期,18家酒企中有12家单季净利润增速低于上半年。五粮液第三季度营收仅增1.39%,茅台、泸州老窖等龙头增速也降至个位数;洋河、今世缘等更出现两位数下滑。银河证券数据显示,9月白酒零售额同比骤降17%,酱香单品价格普遍下行,浓香、清香大单品勉强企稳。渠道端的谨慎态度如同放大镜,将消费疲软传导至企业报表——经销商库存水位已逼近临界点,酒企不得不放缓压货节奏。

主动控速:从狂奔到慢跑

面对市场寒流,“主动控速”成为头部酒企的关键策略。茅台通过调整i茅台投放节奏稳定价格体系,五粮液暂停部分市场发货以消化库存,汾酒则通过动态酒龄系统强化终端动销。这种战略收缩并非示弱,而是为长远健康蓄力:降低渠道压力、修复价格倒挂、优化产品结构。正如洋河股份所言:“降速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增长”。数据显示,舍得酒业通过控量挺价,核心单品批价逆势上涨;茅台散瓶批价从6月的2430元回升至11月的2130元,显现出价格托底效应。

白酒前三季度财报-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未来图景:分化延续,曙光初现

四季度的白酒江湖仍将暗流涌动。华创证券预测,春节前行业或迎库存去化周期,政策***与消费回暖可能带来估值修复。但长期来看,强者恒强的逻辑难以逆转:茅台计划2025年营收增长9%,汾酒加速全国化布局,而尾部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持续收窄。行业专家指出,白酒竞争已进入“立体战”阶段——品牌文化、数字化服务、消费场景创新缺一不可。那些能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将窖池历史转化为体验经济、用数据工具重建信任的企业,方能在新周期中破局。

在周期中寻找确定性

2024年前三季度的白酒财报,既是一份成绩单,更是一面。它映照出宏观经济波动下消费市场的韧性,也揭示了行业从粗放扩张向精耕细作转型的必然。当“茅五汾”取代“茅五洋”,当控速取代狂奔,当分化取代普涨,白酒行业正用财报数字书写着新生存法则:唯有回归消费本质、构建立体竞争壁垒,才能穿越周期迷雾,迎接下一轮曙光。这场调整或许痛苦,却是走向成熟市场的必经之路。

白酒前三季度财报-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