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里面有漂浮物是什么原因呢

一、温度导致的絮状物析出可逆

1. 低温析出高级脂肪酸乙酯

纯粮食酒中含有多种酯类物质(如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等),这些成分是白酒香气的重要来源。当温度低于10℃时,它们的溶解度降低,会形成白色絮状物或浑浊现象,类似“雪花”或“棉絮”。升温后(如恢复至室温),这些物质会重新溶解,酒体恢复清澈。

白酒里面有漂浮物是什么原因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白酒度数的变化

高度白酒在低温下更易析出絮状物,而低度酒因酒精含量较低,酯类物质更易结晶。若向高度酒中加水稀释,也可能引发浑浊。

二、纯粮酒的自然特性

纯粮酒在酿造过程中未经过度过滤处理时,保留的酯类物质遇冷析出是正常现象,甚至被视为优质酒的标志。例如:

白酒里面有漂浮物是什么原因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米香型、酱香型白酒更易出现絮状物,而浓香型次之。
  • 酒精勾兑酒因不含天然酯类,低温下不会出现此类现象。
  • 三、水质或工艺问题

    1. 加浆用水硬度高

    勾调白酒时若使用硬水(含钙、镁离子),可能导致盐类析出,形成白色沉淀。

    2. 过滤不彻底

    白酒里面有漂浮物是什么原因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产过程中若硅藻土过滤不充分,残留活性炭或淀粉等杂质可能导致悬浮物残留。

    四、变质或污染(不可逆)

    1. 微生物污染

    密封不严或存储不当可能导致细菌、霉菌滋生,产生不可逆的絮状物,此时酒体可能伴随异味。

    2. 杂质混入

    若酒液中有金属离子(如铁、铜)污染,可能形成棕色或黑色沉淀。

    如何判断是否能饮用?

    1. 可逆性测试:将酒置于温暖环境(如25℃左右)静置数小时,若絮状物消失,则为正常析出,可饮用。

    2. 感官检查:若升温后仍有沉淀、异味或酒体浑浊不散,可能已变质,不建议饮用。

    3. 鉴别纯粮酒:通过低温冷冻实验(如放入冰箱),纯粮酒会变浑浊,酒精勾兑酒则无变化。

    品牌酒为何少见此现象?

    茅台、五粮液等大品牌在出厂前会通过冷冻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工艺去除酯类物质,确保酒体清澈稳定,因此低温下不易出现絮状物。

    总结:白酒中的漂浮物多与温度变化或纯粮特性相关,通常无害且可逆。但需注意区分变质情况,存储时应密封避光,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减少风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