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品评术语有哪些

白酒品评是结合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酒体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常用术语涵盖外观、香气、口感、余味和风格特征等方面。以下是白酒品评中的常见术语分类及解释:

一、外观相关术语

1. 清澈透明

白酒品评术语有哪些-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酒体无悬浮物、沉淀物,透光均匀,是优质白酒的基本特征。

2. 酒花(酒泪)

摇晃酒杯后,酒液沿杯壁形成的挂杯现象,酒花细腻持久常体现酒体醇厚。

白酒品评术语有哪些-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色泽

  • 无色/微黄:陈年酱香型白酒可能呈现微黄色(如茅台)。
  • 浑浊:可能因杂质、低温析出高级脂肪酸酯或质量问题导致。
  • 二、香气相关术语

    1. 主体香型特征

  • 酱香:焦糊香、烘焙香(如茅台、郎酒)。
  • 浓香:窖香、粮香(如五粮液、泸州老窖)。
  • 清香:青苹果香、豌豆香(如汾酒)。
  • 米香:蜜香、米脂香(如桂林三花酒)。
  • 其他香型:如芝麻香、豉香(如景芝、玉冰烧)。
  • 2. 香气描述

    白酒品评术语有哪些-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陈香:长期储存产生的老酒气息,类似药材、木香。
  • 曲香:酒曲发酵带来的麦麸、烘焙气息。
  • 糟香:发酵酒糟的清香,略带酸味。
  • 异杂味:泥腥味、油哈味、硫味等,属于缺陷。
  • 三、口感相关术语

    1. 酒体结构

  • 醇厚:酒液饱满圆润,层次丰富。
  • 绵柔:入口柔和顺滑(如洋河绵柔型)。
  • 单薄:酒体缺乏厚度,风味寡淡。
  • 2. 味觉特征

  • 甘润:甜味与酸度平衡,如蜜甜感。
  • 酸爽:适度的酸味带来清新感(清香型常见)。
  • 苦涩:过重的苦味(如原料或工艺问题)。
  • 爆辣:酒精***感过强,可能因新酒或勾调不当。
  • 3. 触觉感受

  • 绵甜:甜味在口腔中缓慢释放。
  • 净爽:干净利落,无杂味残留。
  • 粘稠:酒体浓稠,常见于高年份酒或糖分高的酒。
  • 四、余味相关术语

    1. 回味悠长

    酒液咽下后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持续较长时间(优质酒特征)。

    2. 尾净

    余味干净,无杂味或酸苦感。

    3. 短促

    余味迅速消失,可能因酒体单薄或缺陷导致。

    五、风格评价术语

    1. 典型性

    酒体是否符合所属香型的风格特征(如酱香酒的焦糊香是否突出)。

    2. 协调性

    香气、口感、余味是否和谐统一,无明显冲突。

    3. 层次感

    香气和滋味在品鉴过程中呈现出的变化复杂度。

    六、常见缺陷描述

  • 水味:酒体稀释感明显,可能因降度不当。
  • 邪杂味:如霉味、塑料味(储存或原料问题)。
  • 浮香:香气短暂不持久,缺乏底蕴。
  • 应用场景示例

  • 品鉴记录
  • “酒体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带焦香和花果香,入口醇厚绵柔,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 风格评价
  • “此酒窖香浓郁,但酸度过高,协调性稍逊,典型性不足。”

    掌握这些术语需结合实践,多对比不同香型白酒,体会细微差异。专业品评还需关注酒精度、酸酯平衡等理化指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