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和假酒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安全的社会问题,以下从识别方法、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提供全面信息:
一、假药与假酒的危害
1. 假药
可能含有无效成分、过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或完全伪造的配方。导致疾病延误治疗、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非法添加激素或抗生素)。2. 假酒
常见用工业甲醇勾兑,甲醇摄入5-10毫升即可致盲,30毫升可能致命。长期饮用可引发肝肾衰竭、神经系统损伤。二、如何识别假药假酒
1. 假药的识别
查验证件:正规药品包装印有「国药准字+字母+8位数字」(如H/Z/S代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制品)。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www..cn])输入批准文号验证。观察细节:包装印刷模糊、说明书错别字多、无生产批号或有效期。药品性状异常(变色、异味、片剂碎裂)。2. 假酒的识别
渠道溯源: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低价酒(如远低于市场价的“名酒”)。正规渠道(超市、授权经销商)购买,索要发票。物理检测:摇晃酒瓶,真酒泡沫细腻持久,假酒泡沫快速消散。滴少许酒在掌心搓热,甲醇刺鼻味明显,乙醇有粮香。三、法律后果
中国对制售假药假酒采取 "零容忍"态度,相关法律包括:
1. 《刑法》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
最低处罚:3年以下***;致人死亡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或***。2. 《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添加工业酒精(甲醇)属“有毒有害”,最高可判***。3. 《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
罚款可达货值金额30倍,吊销许可证,终身禁业。四、遭遇假药假酒如何***
1. 保留证据
留存商品包装、购买凭证、支付记录,必要时拍照录像。2. 立即举报
拨打 12315(市场监管) 或 110(公安),提供详细信息。涉及健康损害时,及时就医并保存诊断记录。3. 法律追责
通过消协或******,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五、预防建议
药品:通过医院、正规药店购买,避免网络代购不明来源药物。酒类:警惕过于廉价的“***酒”“内部酒”,不购买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酒。公众监督:积极参与举报,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若怀疑已摄入假药假酒,立即就医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电话:12320)。时间就是生命,切勿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