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做米酒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

1. 严格把控卫生条件

  • 工具消毒:所有接触糯米容器、工具(如蒸锅、勺子、发酵容器等)需彻底清洗并用沸水或酒精消毒,避免杂菌污染。
  • 手部清洁:操作前用肥皂洗手或戴一次性手套,减少人为污染风险。
  • 2. 原料处理要点

  • 糯米蒸透:糯米必须完全蒸熟(无硬芯),未熟透的淀粉可能滋生有害微生物。
  • 避免油脂残留:容器和工具不可沾油,油脂易导致***菌繁殖。
  • 3. 发酵过程控制

  • 温度管理
  • 最佳温度:25-30℃(根霉和酵母活性最佳),避免超过35℃,高温易滋生杂菌。
  • 低温风险:低于15℃可能导致发酵不完全或停滞。
  • 密封与排气
  • 初期需少量氧气供根霉繁殖,可轻微覆盖容器(如纱布)。
  • 酒精发酵阶段需密封,但需定期开盖放气(或使用单向气阀),防止二氧化碳积聚引发爆炸。
  • 4. 容器选择

  • 禁用金属容器:酸性环境和酒精可能腐蚀金属,释放有害物质。推荐玻璃、陶瓷或食品级塑料容器。
  • 避免密封过紧:尤其使用玻璃罐时,需留出气孔或用透气布覆盖初期发酵阶段。
  • 5. 判断发酵状态

  • 正常现象:酒香浓郁,米粒松软,渗出清澈酒液,微甜带酒味。
  • 异常情况
  • 发霉:表面出现黑、绿、红色霉菌斑块,立即丢弃。
  • 异味:酸臭味、***味或其他刺鼻气味,表明已变质。
  • 6. 保存与食用建议

  • 及时冷藏:发酵完成后(通常24-48小时)放入冰箱冷藏,抑制过度发酵和细菌滋生。
  • 酒精敏感人群慎用:孕妇、儿童及酒精过敏者避免食用。
  • 变质处理:如有异常,直接丢弃,不可尝试补救。
  • 7. 其他注意事项

  • 酒曲选择:使用正规渠道购买的酒曲,确保菌种纯净。
  • 避免过度发酵:长时间发酵可能导致酒精浓度升高或变酸,影响口感和安全。
  • 通过以上措施,可大幅降低杂菌污染、***变质等风险,确保自制米酒的安全与风味。若初次尝试,建议小批量制作,积累经验后再调整配方。

    做米酒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