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判断霉菌类型
白色菌丝:可能是发酵过程中根霉的正常菌丝(酒曲中的有益菌),通常无碍,但需观察是否伴随异味或变色。其他颜色(绿、黑、红等):极可能是有害杂菌(如黄曲霉等),产生毒素的风险高,应立即丢弃。2. 潜在风险
霉菌可能分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即使去除表面霉斑,毒素可能已渗透到酒酿中,高温也无法完全破坏。食用后可能导致腹泻、呕吐,长期摄入甚至增加致癌风险。3. 处理建议
安全第一:若发霉处颜色异常、有酸臭味或黏糊状,务必丢弃整批酒酿,不可尝试补救。仅白色菌丝:若确认是根霉且无异味,可去除霉层后煮沸杀菌,但仍有风险,敏感人群(孕妇、儿童等)应避免。4. 预防措施
严格消毒:容器、工具需沸水或酒精彻底杀菌,避免沾染油污。控制环境:发酵温度25-30℃为宜,避免过高或波动;保持干燥通风,减少杂菌滋生。密封得当:初期需少量氧气供根霉生长,后期密封避免污染。除非能明确区分霉菌类型且确认无害,否则发霉的酒酿建议直接丢弃。自制发酵食品对卫生要求极高,不确定时切勿冒险食用,安全比节约更重要。下次制作时可加强消毒和温控,降低污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