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清香型酒和酱香型酒工艺有啥区别呢

香型酒(如汾酒)和酱香型酒(如茅台)在工艺上的核心区别主要体现在原料处理、制曲温度、发酵方式、生产周期及风味形成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对比:

1. 原料处理

  • 清香型
  • 采用优质高粱为主原料,通常要求颗粒饱满、杂质少。高粱需整粒浸泡,蒸煮时注重保持颗粒完整,避免过度糊化,以保留清爽风味。

    清香型酒和酱香型酒工艺有啥区别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酱香型
  • 高粱需破碎成“沙”(颗粒状)(破碎率约20%),通过高温蒸煮使淀粉充分糊化,形成复杂香气的前体物质。

    2. 制曲工艺

  • 清香型
  • 低温制曲(大曲发酵温度≤50℃),以大麦和豌豆为曲料,培养的微生物以霉菌和酵母为主,产酶活性高,酒体清香纯净。

  • 酱香型
  • 高温制曲(曲块发酵温度达60-65℃),以小麦为原料,产生大量耐高温的芽孢杆菌和嗜热真菌。高温下形成丰富的酱香前体物质(如吡嗪类化合物)。

    清香型酒和酱香型酒工艺有啥区别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发酵容器与环境

  • 清香型
  • 地缸发酵(陶缸埋入地下),隔绝泥土,避免杂菌污染,保持酒体纯净。发酵温度严格控制在28-32℃,避免高温产杂味。

  • 酱香型
  • 石窖泥底发酵,窖池用条石砌成,窖底保留老窖泥,富集耐高温微生物(如产香梭菌)。开放式堆积发酵(“堆积糖化”)后再入窖,形成复杂菌群。

    4. 发酵周期与工艺复杂度

  • 清香型
  • “清蒸清烧”工艺,发酵周期约28天,生产流程短(全程约1年)。一次投料,蒸馏后酒醅直接丢弃,强调“一清到底”。

    清香型酒和酱香型酒工艺有啥区别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酱香型
  • “12987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发酵周期长达数月,每次蒸馏后酒醅需回窖继续发酵,形成层次丰富的香气。

    5. 贮存与勾调

  • 清香型
  • 新酒贮存期较短(通常半年至1年),勾调注重突出单一粮食的纯净感,风味以乙酸乙酯为主导。

  • 酱香型
  • 基酒需贮存3年以上,通过多轮次酒体勾调(不同年份、轮次)形成复杂口感,醛类、酚类物质含量高,酱香突出。

    6. 风味特点

  • 清香型
  • 香气清雅,入口绵甜,以青苹果、花香为主调,尾净余长,无杂味。

  • 酱香型
  • 酱香浓郁,带焦糊香、花果香,口感醇厚,酸度高,空杯留香持久。

    核心差异总结

    | 维度 | 清香型 | 酱香型 |

    |-|||

    | 发酵容器 | 地缸(隔绝泥土) | 石窖(利用窖泥微生物) |

    | 制曲温度 | 低温(≤50℃) | 高温(60-65℃) |

    | 工艺复杂度 | 简单(清蒸清烧) | 复杂(多轮次发酵取酒) |

    | 生产周期 | 短(数月) | 长(5年以上含贮存) |

    | 典型风味 | 清爽纯净,乙酸乙酯主导 | 醇厚浓郁,吡嗪类化合物丰富 |

    延伸思考

    两种工艺差异本质上源于对微生物群落和代谢路径的控制:

  • 清香型通过低温隔绝杂菌,突出单一菌种的代谢产物;
  • 酱香型则利用高温和复杂工艺激发微生物协同作用,形成层次更复杂的香气。
  • 这也解释了酱香型酒成本更高、风味更复杂的市场定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