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浓香型白酒采用什么生产模式

浓香型白酒(如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是中国白酒的主流香型之一,其生产模式以“泥窖固态发酵为核心,结合独特的工艺步骤和长期积累的微生物环境形成独特风味。以下是其典型的生产模式特点:

一、核心生产模式

1. 泥窖固态发酵

浓香型白酒采用什么生产模式-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窖池材质:使用特殊的黄泥(黏土)筑窖,窖泥中富含己酸菌、丁酸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长期发酵中形成复杂的菌群,是产生浓香型白酒“窖香”的关键。
  • 老窖池的重要性:窖池越老(如百年以上),窖泥微生物群落越丰富,产出的酒质越优,因此有“千年老窖万年糟”的说法。
  • 2. 混蒸混烧工艺

  • 混蒸:将发酵好的酒醅与新粮(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混合,在蒸馏的同时蒸煮新粮,使粮食的香味物质融入酒中。
  • 续糟配料:每次蒸馏后保留部分酒糟(母糟),与新粮、曲粉混合再次发酵,形成循环,称为“万年糟”,有利于风味物质的积累。
  • 二、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 多粮配比(如五粮液的五种粮食)或单粮(如泸州老窖以高粱为主),粉碎后润粮蒸煮。
  • 2. 制曲

    浓香型白酒采用什么生产模式-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使用中高温大曲(制曲温度50-60℃),曲药中的微生物和酶参与发酵过程。
  • 3. 入窖发酵

  • 将蒸煮后的粮食与酒曲、母糟混合,分层入泥窖,密封发酵约60-90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酯类(如己酸乙酯),形成浓香型标志性香气。
  • 4. 分层蒸馏

  • 发酵后的酒醅分层蒸馏,上层、中层、底层的酒质不同,需分段摘酒,优选出优质基酒。
  • 5. 陈酿勾调

    浓香型白酒采用什么生产模式-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基酒贮存在陶坛中自然老熟(1-3年以上),最后由调酒师按不同年份、轮次的酒体勾兑,形成稳定风味。
  •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

  • 传统工艺保留:老窖池维护、手工操作(如踩曲、装甑)等仍依赖经验传承。
  • 现代技术辅助
  • 微生物菌群研究(定向培育窖泥功能菌);
  • 机械化替代部分工序(如原料粉碎、蒸馏控温);
  • 智能监控窖池温湿度及发酵状态。
  • 四、地域差异

  • 川派浓香(如五粮液、泸州老窖):多粮配比,香气浓郁奔放。
  • 江淮派浓香(如洋河、古井贡):单粮为主,口感绵柔淡雅,适应现代消费者偏好。
  •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模式以老窖池为核心,通过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等工艺,结合微生物群落的长期驯化,形成独特的窖香、粮香和醇甜口感。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既保证了品质的稳定性,也推动了香型的创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