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酒(蒸馏酒)
特点:酒精度高(40%-60%),以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蒸馏工艺制成。代表类型:酱香型:茅台(贵州)、郎酒(四川)浓香型:五粮液(四川)、泸州老窖(四川)清香型:汾酒(山西)米香型:桂林三花酒(广西)豉香型:玉冰烧(广东,含肥猪肉浸泡工艺)芝麻香型:景芝酒(山东)特点:酒精度低(14%-20%),以糯米、黍米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而成,含丰富氨基酸。代表品类:绍兴酒:花雕、女儿红、状元红(浙江)即墨老酒(山东,黍米酿造)福建红曲酒(龙岩沉缸酒)上海老酒、无锡惠泉酒三、米酒(低度发酵酒)
形态多样:醪糟/酒酿:未过滤的带渣米酒,用于甜品(如酒酿圆子)客家娘酒:火炙工艺的滋补黄酒(福建、广东)孝感米酒(湖北)长乐甜酒(湖南)四、药酒与露酒
药酒:以白酒或黄酒为基酒,浸泡药材(如人参、鹿茸、蛇类),如劲酒、龟龄集酒。露酒:加入花果香料调配,典型如:竹叶青(山西,含草本配方)桂花酒、玫瑰露(云南)五加皮酒(浙江致中和)五、果酒与花酒
传统果酒:杨梅酒(浙江/福建)、荔枝酒(广东)、青梅酒(日式工艺源自中国)花卉酒:菊花酒(重阳节习俗)、荷花酒(古籍记载)六、少数民族特色酒
青稞酒:藏区用高原青稞酿造,分高度蒸馏酒和低度发酵酒马奶酒:蒙古族以马奶发酵,酒精度约3%咂酒:苗族/羌族用高粱、小麦等原料,以芦管吸饮水酒:云南怒族、傈僳族的粟米发酵酒七、其他古法酒类
稠酒:陕西历史名酒,低度糯米发酵,唐代「玉浮梁」屠苏酒:元旦饮用的药酒,含大黄、白术等配方菖蒲酒:端午节传统用酒附:历史名酒遗存
古法复原酒:如河北刘伶醉(承袭魏晋工艺)、江西李渡酒(元代窖池)文献记载酒:汉代椒酒、唐代三勒浆、元代阿刺吉酒(早期蒸馏酒)这些酒类不仅承载着中国不同地域的物产特色,更与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等民俗深度结合。例如绍兴女儿红「藏酒陪嫁」习俗、重阳饮菊花酒的养生传统等,均体现了酒在中华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