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的勾兑技术实验报告怎么写

白酒勾兑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白酒勾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探究不同基酒比例对成品酒风味的影响

白酒的勾兑技术实验报告怎么写-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优化勾兑配方,提升酒体协调性和感官品质

二、实验原理

1. 勾兑定义:通过调配不同香型、年份、酒精度和风味的基酒,结合调味酒或添加剂,使酒体达到特定风格和品质标准。

2. 科学依据:利用白酒中酯类、酸类、醇类等微量成分的协同作用,调整酒体口感、香气及余味

白酒的勾兑技术实验报告怎么写-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材料

  • 基酒: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原酒(标明酒精度、年份)
  • 调味酒:陈年调味酒、窖底香调味酒等
  • 添加剂:甘油(增稠)、酸味剂(调节酸度)等(可选)
  • 2. 仪器

  • 量筒、烧杯、电子天平、品酒杯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微量成分分析,可选)
  • pH计、酒精计
  • 四、实验步骤

    1. 基酒预处理

    白酒的勾兑技术实验报告怎么写-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测定各基酒的酒精度、总酸、总酯等理化指标并记录。
  • 2. 初步勾兑设计

  • 设计3-5种勾兑方案(例:酱香70%+浓香20%+调味酒10%)。
  • 按比例精确量取基酒混合,静置24小时使成分融合。
  • 3. 感官评价

  • 组织品评小组(3-5人)对勾兑酒样进行盲评,记录以下指标:
  • 香气:浓郁度、协调性、典型性
  • 口感:醇厚度、甜度、酸度、余味
  • 缺陷:是否出现杂味、***感
  • 4. 理化指标检测(可选)

  • 检测勾兑后酒样的酒精度、总酸、总酯等,与国家标准(如GB/T 10781)对比。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数据记录表

    | 勾兑方案 | 感官评分(满分10) | 酒精度(%vol) | 总酸(g/L) | 总酯(g/L) |

    ||||||

    | 方案1 | 8.5 | 52 | 1.2 | 3.5 |

    | 方案2 | 7.2 | 50 | 1.5 | 2.8 |

    2. 分析结论

  • 方案1香气协调,酸酯比例接近国家标准,但余味略短;
  • 方案2酸度过高导致口感***,需降低浓香基酒比例。
  • 六、讨论与改进

    1. 勾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调味酒添加量对风味的非线性影响)。

    2. 提出优化方向(例:增加老酒比例以延长余味)。

    3. 勾兑技术与生产成本的关系(如高端调味酒的使用限制)。

    七、注意事项

    1. 卫生控制:所有容器需严格消毒,避免杂菌污染。

    2. 微量添加:调味酒添加量通常不超过1%,需逐滴调整。

    3. 记录完整性:详细记录每次勾兑的参数,便于追溯。

    八、参考文献

    1. 《白酒生产技术》(李大和主编)

    2. GB/T 10781.1-2021 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

    3. 相关期刊论文(如《酿酒科技》中勾兑技术研究)

    附录

  • 原始数据记录表
  • 感官评价评分标准(附评分表模板)
  • 勾兑酒样色谱分析图(如有)
  • 通过以上框架,可根据实际实验内容调整细节。重点需体现科学性和可重复性,建议结合图表直观展示数据对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