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做的酒酿不出酒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吗

一、常见原因分析

1. 温度不足

  • 根霉菌和酵母菌活跃的适宜温度为25-30℃。温度过低(如低于20℃)会导致发酵缓慢甚至停滞。
  • 2. 发酵时间不足

    做的酒酿不出酒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吗-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冬季可能需要3-5天,夏季1-2天。若时间过短,糖化和酒精转化未完成。
  • 3. 酒曲活性不足

  • 酒曲过期或保存不当(如受潮、高温)会导致菌种失活。
  • 4. 操作污染

  • 容器或工具残留油渍、生水,杂菌抑制了有益菌的生长。
  • 5. 糯米处理不当

    做的酒酿不出酒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吗-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蒸煮过软(黏连缺氧)或过硬(淀粉未糊化),影响菌种繁殖。
  • 二、补救措施(根据阶段选择)

    ▶ 发酵初期(1-2天内无酒液)

    1. 升温促活

  • 将容器包裹毛巾,放入30-35℃环境(如电饭煲保温档、暖气旁),每隔6小时摇晃容器助菌种分布。
  • 2. 补加酒曲

  • 若初始酒曲用量不足(推荐比例:500g米用2-4g粉曲或1/4块传统曲),补撒少量酒曲粉并拌匀。
  • 3. 调整湿度

    做的酒酿不出酒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吗-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米粒过干时,滴入2-3勺凉开水,用消毒筷子翻松米粒,创造透气环境。
  • ▶ 发酵中期(3天后酒液少)

    1. 二次糖化

  • 将酒酿转移至更深的容器,覆盖保鲜膜扎小孔,置于28℃环境继续发酵12-24小时。
  • 2. 添加糖分

  • 若甜味不足(糖化不完全),可拌入1-2勺白砂糖或蜂蜜,促进酵母产酒精。
  • 3. 稀释搅拌

  • 加入50ml左右35℃温水,轻轻搅拌后继续发酵,增加流动性促进酒精生成。
  • 三、失败情况判断

    出现以下情况需丢弃重做:

  • 异味:酸臭味、馊味(杂菌污染)
  • 霉变:表面出现黑、绿、红色斑点
  • 完全无变化:48小时后无甜味、无酒香、米粒未软化
  • 四、预防建议

    1. 控温技巧

  • 冬季可用酸奶机/发酵箱恒温30℃,或用热水袋包裹容器(每日换水2次)。
  • 2. 酒曲测试

  • 使用前取少量酒曲与温糖水混合,静置30分钟,若产生气泡说明活性正常。
  • 3. 糯米处理要点

  • 蒸至“透而不烂”,手指能捏开米心,摊凉至35℃以下(手感微温)再拌曲。
  • 通过调整温湿度、补菌或延长发酵,多数情况下可挽救酒酿。若已污染务必弃用,避免食用风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