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中草药酒曲制作配方大全

以下是关于中草药酒曲(传统酿酒发酵剂)的制作配方和工艺的整理,结合了传统工艺和民间配方。酒曲是中草药与谷物发酵的复合产物,不同地区配方略有差异,建议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一、传统中草药酒曲核心配方

基础配方(100斤粮食用量)

1. 草药部分(共约500-800克干品):

中草药酒曲制作配方大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辣蓼草(促进糖化,抑菌) 200克
  • 桂叶(增香,促进发酵) 100克
  • 甘草(调节酸碱度) 50克
  • 桑叶(提供发酵酶) 50克
  • 陈皮(增香,抑制杂菌) 50克
  • 丁香(抑菌,防腐) 20克
  • 金银花(抑菌,防酸败) 30克
  • 薄荷叶(辅助降温) 30克
  • 2. 谷物部分

  • 籼米粉(或糙米粉) 10斤
  • 小麦麸皮 2斤(增加透气性)
  • 3. 其他

  • 清水(煎煮草药用) 5-8升
  • 老曲母(引种,可选) 50克
  • 二、地区特色变种配方

    1. 福建红曲配方

  • 添加:红曲霉母种、乌稔树叶(增色抑菌)
  • 减配:去除辣蓼草,改用山茱萸果
  • 2. 云南小曲配方

  • 添加:野薄荷、滇紫草、木香
  • 特色:加入糯米粉替代籼米粉,发酵温度较低
  • 3. 四川大曲配方

  • 添加:川芎、羌活、黄连(强化抑菌)
  • 特点:发酵周期长(30天以上),适合高度酒
  • 三、制作工艺流程

    1. 草药处理

  • 煎煮:将草药洗净后加水煮沸,浓缩至3-4升药汁,过滤备用。
  • 保留活性:煎煮温度不超过85℃,避免破坏酶活性。
  • 2. 混合制曲

    1. 将籼米粉、麸皮与冷却的药汁混合,揉成面团状(湿度以握紧成团、轻碰即散为佳)。

    中草药酒曲制作配方大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加入老曲母粉(如有),充分揉匀。

    3. 分块塑形:制成直径3-5cm的圆球或方砖块。

    3. 发酵培养

  • 控温培养
  • 初期(24小时):25-28℃,覆盖稻草保温
  • 中期(48小时):30-33℃,翻曲散热
  • 后期(72小时):降温至25℃,白色菌丝布满表面即成熟
  • 4. 干燥保存

  • 阴干(避免暴晒)至含水量<12%
  • 储存于陶罐中,防潮避光
  •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草药采集

  • 使用新鲜或阴干草药,霉变药材会导致杂菌污染
  • 辣蓼草以花穗期药效最佳,需取顶端嫩叶
  • 2. 抑菌平衡

  • 丁香、金银花过量会抑制酵母活性,占比不超过总草药5%
  • 初发酵阶段需保持湿度70%-80%
  • 3. 环境控制

  • 避免使用金属容器接触曲坯
  • 发酵室需提前用艾草烟熏消毒
  • 五、品质判断标准

    1. 优质酒曲

  • 断面有白色菌丝网络
  • 散发淡淡花果香,无酸腐味
  • 入水缓慢下沉,浸泡液清澈
  • 2. 失败表现

  • 黑色斑点(毛霉污染)
  • 刺鼻氨味(细菌污染)
  • 曲块硬化过快(水分不足)
  • 六、扩展知识

  • 中草药作用机制:辣蓼草中的芦丁成分可激活根霉菌孢子,桂叶挥发油抑制革兰氏阴性菌。
  • 现代改良:可接种纯种根霉(Rhizopus oryzae)提高糖化效率。
  • 建议首次制作时缩小比例试制(如按1/10量操作),熟练掌握后再规模化生产。传统酒曲制作需结合当地温湿度调整工艺,可参考《中国酒曲研究》等专业文献进一步学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