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酵温度不足
原因:酒曲中的酵母菌和根霉菌活跃温度在 25-30℃。温度过低(<20℃)会延缓或停止发酵;过高(>35℃)可能杀死菌种。解决:使用保温设备(如电饭煲保温档、泡沫箱+热水袋)维持恒温。冬季可用厚毛巾包裹容器,放在暖气旁。2. 发酵时间过短
原因:糖化阶段(糯米变甜)完成后,酵母菌需更长时间产酒精。若提前结束发酵,酒精含量不足。解决:延长发酵至 48-72小时(夏季约2天,冬季3-4天)。观察变化:出现清澈液体(酒汁)且米粒上浮时,标志酒精生成。3. 酒曲活性不足或用量不当
原因:酒曲过期、受潮或高温储存导致菌种失活;用量过少导致发酵不足。解决:检查酒曲保质期,密封存放于阴凉处。按比例添加:一般 500g糯米配2-4g酒曲(参考包装说明)。4. 糯米处理不当
原因:糯米未蒸透(硬心)或水分过多,影响菌种分解;蒸熟后温度过高直接拌曲,烫死菌种。解决:糯米蒸至 软糯无硬芯,摊凉至 30℃左右(手摸微温)再拌酒曲。控制水量:蒸熟的糯米不宜过湿,拌曲前可沥干。5. 氧气条件不适宜
原因:初期需少量氧气供根霉菌繁殖(糖化),后期需无氧环境促进酒精发酵。过早密封或全程敞口均不利。解决:前24小时轻微透气(盖纱布),之后密封容器。避免频繁开盖,防止杂菌污染和氧气过多。6. 杂菌污染
原因:容器或工具未消毒,导致产酸菌等杂菌抑制酵母活动。解决:所有接触糯米的器具用沸水烫煮或用高度酒精消毒。操作时避免手或工具带入油污。7. 酒曲类型差异
原因:部分酒曲(如甜酒曲)侧重产糖,产酒精能力较弱。解决:选择含酵母菌的酒曲(如安琪甜酒曲+少量白酒曲混合)。发酵后期可添加 少量白糖,促进酵母产酒精。补救措施
若酒酿已制成但无酒味:
1. 加入 1-2勺白糖,搅拌均匀后密封继续发酵12小时。
2. 适当升温至30℃,促进酵母活动。
3. 若仍无改善,可添加少量活性干酵母重启发酵。
通过调整温度、时间和酒曲用量,并确保卫生条件,通常能成功制出香甜带酒味的酒酿。注意发酵过程中避免震动容器,保持环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