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酒作为中国特香型白酒的代表,其名字与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下从名称起源、历史沿革及文化故事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名称起源:四“特”之寓意
四特酒得名于1959年,但其核心内涵源于独特的工艺传承。关于“四特”的含义,存在两种主流说法:
1. 品质四特:民国时期,娄源隆酒坊为凸显品质,在酒坛贴“特”字封签,渐以“四特”指代四大特色:
2. 品鉴四特:周恩来总理1959年视察时总结“清香醇纯、回味特异”,民间引申为“酒香、味醇、质纯、格特”。
二、历史沿革:从先秦祭祀到现代名酒
三、文化故事:名人与四特的渊源
1. 王安石典故:传说北宋王安石赴任途经樟树,饮后题诗“美味偏招云外客,清香引来洞中仙”。
2. 周恩来定名: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周总理品鉴后赞誉“四特酒有特色”,推动其正式定名。
3. 邓小平点赞:1972年邓小平在樟树考察时称“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四、当代地位
四特酒作为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的代表,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其“一口三香(清香、米香、酱香)”的特质,源自独特的“12353工艺”(1种原料、2次投料、3型具备、5轮次取酒、3年以上窖藏)。品牌价值超300亿元,出口20余国,成为江西文化名片。
此酒之名,实为一部浓缩的赣地酿酒文明史,从祭祀秫酒到特香典范,见证了中国白酒工艺的在地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