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标准勾兑与非勾兑标准码

一、国家标准中的分类

中国白酒按照生产工艺和原料分为以下三类,对应不同的国家标准:

1. 固态法白酒(非勾兑工艺)

白酒标准勾兑与非勾兑标准码-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标准号:GB/T 10781(如浓香型、清香型)、GB/T 26760(酱香型)等
  • 定义: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工艺(酒醅在窖池或地缸中自然发酵),不添加食用酒精或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香物质。
  • 特点:传统工艺,完全依赖粮食发酵,成本较高,通常称为“纯粮酒”。
  • 2. 液态法白酒(勾兑工艺)

  • 标准号:GB/T 20821
  • 定义:以粮谷为原料,通过液态发酵(类似酒精生产的工业化工艺)制成食用酒精,再经勾调、串香等工艺制成白酒。
  • 特点: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但品质和风味依赖勾调技术。
  • 3. 固液法白酒(部分勾兑)

  • 标准号:GB/T 20822
  • 定义: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与液态法白酒(食用酒精)勾调而成。
  • 特点:介于固态法和液态法之间,兼具部分传统工艺和现代勾兑技术。
  • 二、如何区分勾兑与非勾兑酒

    1. 看产品标签

    白酒标准勾兑与非勾兑标准码-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执行标准号:直接反映生产工艺(如GB/T 10781为固态法,GB/T 20821为液态法)。
  • 原料表:固态法白酒原料仅为“水、高粱、小麦”等粮谷;液态法和固液法可能标注“食用酒精”或“香料”。
  • 2. 价格与品牌

  • 固态法白酒成本较高,知名品牌(如茅台、五粮液、汾酒等)通常以固态法为主。
  • 低价白酒(尤其低于30元)多为液态法或固液法。
  • 三、勾兑的合理性

  • 勾兑≠劣质: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常见工艺,目的是调整风味和酒体平衡。但液态法白酒若过度依赖香精或低质酒精,可能影响品质。
  • 争议点:部分商家可能模糊标注,将固液法白酒宣传为“纯粮酒”,需警惕误导性营销。
  • 四、消费者建议

    1. 优先选择标有 GB/T 10781(固态法)的产品。

    2. 避免购买原料表中含“食用酒精”“香料”的白酒。

    白酒标准勾兑与非勾兑标准码-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警惕低价劣质酒。

    若有其他疑问(如具体香型标准或品牌鉴别),可进一步补充提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