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供货协议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供应商与采购方的利益。撰写模板时,既要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也要像酿酒般讲究细节的平衡——从产品标准到违约责任,每个条款都需要"窖藏"般精细打磨。下面将拆解这份协议的核心骨架,助您酿出一份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合作契约。
合同主体确认
协议开篇如同白酒的"原料筛选",需明确记载双方"身份信息"。供应商需标注营业执照编号、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件,采购方则要注明终端销售资质。如同辨别纯粮酒与勾兑酒,必须核验双方的经营合法性,建议附上证件复印件作为"防伪标识"。
产品指纹建档
白酒的"DNA"需要精确描述:酒精度数、香型类别、包装规格等参数要细化到毫升单位。特别是年份酒,应像标注窖藏年份般注明生产批次。建议采用"一物一码"溯源体系,将防伪标识写入条款,避免出现"李逵变李鬼"的调包风险。
供货流程设计
物流环节如同白酒的"运输管道",需规定送货周期与验收标准。冷链运输要注明温度区间,易碎包装要约定防震措施。建议设置"双盲验收"机制:司机与仓管共同拆箱,用留存开箱影像,让货品交接像白酒品鉴般可追溯。
价格波动条款
原料成本如同白酒的"陈酿曲线",需预设价格调整公式。可约定基础价格参照当年高粱采购价波动,包装成本随PET材料指数浮动。建议设立"价格预警区间",当波动超过15%时启动重新议价程序,保持合作关系的"口感平衡"。
质量争议处理
设立"盲品仲裁"机制:约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名单,留存同批次"封坛样酒"。质量争议发生时,双方各派代表现场启封样品,像专业品酒师般进行平行检测。检测费用可约定由过错方承担,确保争议解决像白酒勾调般精准高效。
违约责任量化
违约条款要像酒精度测试仪般精准刻度化。延迟供货可按日计收货款千分之三违约金,质量不达标则明确"假一赔十"标准。建议设置"阶梯式追责",首次违约书面警告,三次违约自动终止合作,让约束力如同陈年酒封般严密。
协议终止程序
合作终止要像封坛酒启封般慎重规范。提前解约方需支付三个月销售额作为过渡补偿,库存产品按约定折旧率回购。特别要注明"商业保密期",即使终止合作,五年内不得向第三方披露配方参数,守护商业机密如同守护酒曲秘方。
这份白酒供货协议模板,实质是商业合作的"勾调秘方"。它既需要刚性条款作为"酒骨",也需柔性机制充当"酒香"。当每个条款都像酿酒工序般环环相扣,这份契约就能成为抵御市场风险的"陈年封坛",让商业合作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醇厚。记住,好协议不是冰冷的文书,而是用法律语言酿造的信任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