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做的米酒有点苦怎么回事

一、发酵时间过长或温度不当

1. 原因:发酵时间过长会导致糖分被完全转化为酒精,甜味消失后苦味突出。在30℃左右的温度下,最佳发酵时间为24-36小时;若温度较低(如20℃左右),可延长至三天左右。超过这一时间可能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发苦。

2. 解决方法

做的米酒有点苦怎么回事-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缩短发酵时间,及时终止发酵(如冷藏保存)。
  • 控制发酵温度在25-30℃之间,避免高温加速杂醇油等苦味物质的产生。
  • 二、酒曲使用不当

    1. 原因

  • 酒曲用量过多,导致发酵过猛,产生苦味物质(如酪醇)。
  • 使用劣质酒曲或新旧曲搭配不合理。
  • 2. 解决方法

  • 严格按照酒曲说明书控制用量,夏季可适当减少酒曲量。
  • 若已过量,可添加新蒸米饭混合稀释,或回锅加热后重新发酵。
  • 三、原料或工艺问题

    1. 原料问题

    做的米酒有点苦怎么回事-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糯米未蒸熟或夹生,导致苦味。
  • 原料霉变或辅料(如稻壳)未彻底清蒸,产生有害物质。
  • 2. 工艺问题

  • 蒸馏火力过大,杂醇油等苦味物质被带入酒液。
  • 发酵容器不干净,杂菌感染(如青霉菌、乳酸菌)导致苦味。
  • 3. 解决方法

  • 确保糯米充分蒸熟,避免夹生。
  • 原料和器具需彻底消毒,使用无霉变的优质糯米。
  • 蒸馏时采用“大火出酒、中火馏酒、大火追尾”原则,并掐头去尾。
  • 四、补救措施

    若米酒已发苦,可通过以下方法改善口感:

    做的米酒有点苦怎么回事-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添加甜味剂:加入白糖、蜂蜜或果汁调和苦味。

    2. 二次发酵:加入凉白开稀释后继续发酵1-2天,促进糖分生成。

    3. 过滤或蒸馏:过滤去除杂质,或蒸馏提取酒精,减少苦味物质。

    五、预防要点

    1. 控制发酵时间与温度:根据环境调整发酵时长,避免过度发酵。

    2. 严格卫生管理:所有器具需无油无水,避免杂菌污染。

    3. 合理用曲:夏季减量、冬季增量,确保酒曲活性与用量匹配。

    通过以上调整,可有效减少米酒的苦味并提升品质。若问题持续,建议从原料、工艺、环境等环节逐一排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